今天调味品网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食品、饮料、零食、特产、调味品的相关信息,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通州市五大特色支柱产业
通州的产业具有自身发展的基础和比较优势。改革开放以来,通州依托悠久文化底蕴和传统重商、亲商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民力空前活跃,国内外资本快速涌入;民营经济、外资经济快速集聚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产业吸引力和“滚雪球”效应。全市工业企业逾5000 家,从业人员20多万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00家,形成了以家用纺织品、纺织服装、机械电子、船舶修造及钢结构、食品加工五大具有明显地域特色、集聚程度较高、整体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产业,撑起通州工业的大半天下。
一、家用纺织品业
通州家用纺织品业起步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通州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主导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从小到大、从家庭作坊向现代企业转变,以其规模庞大、种类齐全、配套完善、研发能力强蜚声海内外,形成了市场竞争的比较优势。2007年12月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家纺名城”称号。
一是总量优势。2007年家用纺织品业实现销售500亿元,为全国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家用纺织品生产、销售、出口基地。家用纺织品主要集聚地之一的川姜镇被命名为“中国家纺绣品特色名镇”。全市现从事家用纺织品生产并与之相关联的企业共有1500多家,从业人员14.5万多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 342家。涌现出江苏紫罗兰、江苏家宝、江苏亚伦、江苏金太阳、通州蓝丝羽等29家销售超亿元企业。
二是配套优势。以市场为主导、产业为中心与之配套服务的工商企业数以千计,家庭工商户数万户,形成了独特的公司加农户、产品进万家庞大的生产经营群体;形成了与之相配套的纺纱、织布、印染、成品制造、整理、包装、研发等较为完整的生产分工协作体系。家用纺织品业已拥有喷水、喷气织机等设备1万多台,电脑绣花机、电脑多针绗缝机3万多台,喷胶棉生产线、印花和染整生产线200多条,其它相关大型设备超过3000台套,科技的进步已成为家纺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是市场优势。通州家用纺织品业迅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依靠一个现代专业大市场的幅射和带动。经过多年来的培育和完善,通州家用纺织品市场已成为全国家用纺织品最重要的集散地和价格信息中心。目前市场占地200多万平方米,经销2万个花色品种,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额占全国同类市场份额的 40%强。正在兴建中的中国南通家纺城占地面积120万平方米,地面基础设施总投资24多亿元,为全球第三大家纺交易中心。
四是技术优势。目前,通州家用纺织品业产业结构正加快向现代化大家纺、企业结构正加快向大公司为主体的格局转变。资源、人才、市场份额不断向优势企业集中,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如拥有杉杉、梦洁、恒源祥、罗莱等品牌的大公司纷纷在通州设立生产销售基地或办事机构;厦门国贸收购了我市一家纺织企业,组建了江苏宝达纺织有限公司,为推动通州家纺产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通州家用纺织品业已列入江苏省产业集群培育发展计划,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极具活力和发展力。今后五年产业定位及其发展的规划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扩张规模,增宽、加厚、拉长产业链,提升核心竞争力,至2010年家用纺织品年均销售额递增力争达到27%;把通州家用纺织品业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研发制造基地、产品贸易和展览中心,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功能较为完善的超大型家纺产品交易市场、物流集散配送中心。创建1个国家级家纺研究开发中心,5~8个省级企业研发机构。全力打造家纺系列产品品牌,再创3~5个驰名商标和3~5个中国名牌,形成品牌优势。集中力量加快中国南通家纺城建设,二期工程确保年底全部完工。
二、纺织服装业
通州纺织业源远流长,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孕育了深厚的纺织文化,是传统特色产业,如今已成为国内纺织服装生产基地之一,被授予“中国纺织产业基地”。通州纺织服装业正加快向现代大纺织格局转变。综观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历程,科技、品牌、市场和产业的协同推进是其生机勃勃、活力大增的重要因素。
一是外向度较高。2007年,纺织服装业实现销售400亿元,是通州重要的支柱产业。纺织服装业在国内外建立了众多专卖店和销售点,出口额10亿多美元,并涌现出一批年出口超1000万美元的大户,是江苏省重要的纺织服装出口基地之一。产品远销东南亚、欧洲、北美、中东等地,为通州与外界构筑起一座经贸与文化互动共融的崭新平台,显示出开放、兼容、时尚的鲜明特色。
二是集聚度较强。通州大力推进纺织服装业集聚发展,拥有纺织服装企业1000多家,从业人员8万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56家。培育出江苏综艺、江苏帝奥、南通恒祥、南通舜业、南通中瑾、南通盛唐、南通华伟等20家销售超亿元的企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近几年年开发新品上千只,有100多只产品获省以上新产品称号,其中“紫罗兰”家纺产品为中国驰名商标。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通州纺织服装业已形成集化纤、织造、染整、成衣生产为一体的完整体系,产品从原料丝、布料、服装原辅材料到成衣制品等一应俱全。
三是装备较优。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通州企业历来重视自主创新,积极引进先进适应技术,提高工艺装备水平。据不完全统计,纺织服装业拥有棉纺纱锭50万锭, 气流纺3万头,各类先进织机5万台,印花染整及服装生产线近百条。形成年产纱10万吨、坯布15亿米、印染布10亿米和成套服装3亿件(套)的生产能力。
纺织服装业今后五年产业定位及其发展的规划是:立足现有基础,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扩大整体规模,加快培育壮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至2010年全市纺织服装业年均销售额递增力争达到28%,使之成为全国纺织服装生产销售基地之一,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中高档产品比重提高到50%左右。加大坯布生产的投入力度,服装面料自给率从10%左右提高到60%左右,装饰用布、产业用布、医疗卫生用布等新领域纺织比重提高到15%左右。推进技术进步,重点引进清钢联、精梳机、喷气织机等,使无结纱比重提高到80%以上,并向“无梭化”目标转变。培育10-15个省级名牌,3-5个中国名牌,3个以上国际名牌。
三、机械电子业
通州机械电子业是在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崛起的新兴产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整体扩张态势,具有持续发展力。因此,通州被授予国家级电子电器及原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市称号。2007年机械电子业实现销售180亿。现有企业23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5家,省高新技术企业11家,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6家,主要生产铝电解电容器、电容铝箔、电子高档封装材料、电器开关、电子印刷线路板等系列产品。通州的电子电器业具有两大鲜明的特点:
一是具有领先一步的科技创新力。组建了省电子元器件功能材料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市从事电子电器研发的人员共有1000多人;实施国家、省火炬星火计划38项,拥有30多项电子元器件和新材料专利技术,与国内数十家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聘请了数十名高级经济技术顾问,其中有4位院士。
二是企业优而强。2007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11家,5000万元以上企业有14家。主要产品技术指标和生产能力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已形成较强的规模优势和竞争能力。其中:
江苏中联科技集团公司为中国民企500强之一,电极箔及相关设备产量在国内同行业中位居第一,全球排名第五。南通江海电容器公司电容器年销售收入在国内连续13年名列第一,电容器系列产品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江苏东源集团公司是华东地区成套高低压开关设备生产基地,全国电器开关行业重点骨干企业,高成长性上市公司。
机械电子业今后五年产业定位及其发展的规划是:以现有优势骨干企业为基础,重点培育铝电解电容器、电子信息、电子电器三大主导产品,发展配套经济,促进集群化发展。至2010年电子电器销售年均递增28%左右,主导产品铝电解电容器形成年产60亿只的生产能力,成为国家级电子信息元器件生产基地。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加快综艺数码城建设,使之成为高科技企业的创业基地、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地、高科技人才的培育基地。扩大电子电器生产规模,形成核心竞争力。
四、船舶修造及钢结构业
通州被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授予“中国船舶及钢结构之乡”,拥有现实的基础和加快发展的条件。
一是有良好的地理优势。通州拥有16.27公里海岸线、15公里长江岸线,以及连接长江的九圩港河和通扬运河70多公里岸线和较广阔的腹地,而且交通便利,水路运输可通达全国各港口,具有得天独厚的船舶修造及钢结构制造的地理优势。江苏省已把通州造船业及其配套设备制造列入全省造船业发展规划,以充分发挥通州造船业发展的资源优势。
二是发展速度快。通州船舶修造及钢结构业起步时间虽不长,但其依托临港的优势、区域内发达的建筑业、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内外资的强势投入而迅速崛起,初具规模,极具发展潜力。目前,通州船舶修造及钢结构业现有企业110家,从业人员四万余人,2007年实现销售100亿元。产业虽起步晚,但近几年来发展速度加快,共有总投资额10多亿元的船舶修造项目在建。建成后可形成年造船50万载重吨的能力。船型主要为万吨级以上的散货船、集装箱船、远洋船以及3 至5千吨级驳船。
三是产业起点高。从事船舶修造及钢结构制造的企业,大多为新近组建或在建的,技术装备水平较高,具有较大的生产能力和较强的发展力。其中:在建中的南通明德重工有限公司注册外资9860万美元,主要制造万吨级以上的散货船和集装箱船,建成后年销售可达40亿。韩通船舶机械设备(通州)有限公司总投资 2980万美元,建成后主要制造万吨级远洋船和3至5千吨级驳船,年销售可达50亿。
船舶修造及钢结构业今后五年产业定位及其发展的规划是:按照江苏省将南通建设成为亚洲重要造船基地的规划,充分发挥通州临港、适宜船舶修造及钢结构业发展的现实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资本,扩大产业规模。至2010年形成年产200万载重吨的造船和300万吨钢结构的生产能力。发展大型油轮、大型集装箱以及冷藏、自卸等功能系列船型;研发和制造船舱盖、船艉舵、船体分段、钢结构桥梁产品;推进钢结构产业向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工业厂房、仓储等方向拓展。新建一批与其配套的油漆、涂料、制管、特殊钢板切割、船用家具、铝材等企业。建设钢材交易市场,力争年交易量超百亿元。
五、食品加工业
通州食品加工业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蓬勃兴起,现初具规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是产业迅速扩张。通州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现有159家,从业人员近万人。2007年通州食品加工业实现销100多亿元。有食品、饮料、酒类制造、海水产品、油料、果蔬等数十个门类,各类产品1000多个,既有享誉海内外的新中乳腐、西亭脆饼等传统知名产品,又有符合现代人营养口味的大豆蛋白、蔬菜薄片等现代食品。
二是形成了一批骨干企业。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全市现有年销售超亿元的企业5家,5000万元以上的10家,并培育了一批质量好、信誉优、规模大、效益佳的名牌企业,创造了一大批含金量高、影响力大的区域品牌,显示出良好的成长性。江苏大富豪啤酒有限公司的大富豪啤酒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年产销量达30万吨,跻身“中国啤酒工业十强”;江苏银河面粉公司“南山”牌面粉获国家免检证书,并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面粉年产量突破25万吨,综合实力列全国同行业十五强。南通港德油脂有限公司年油菜籽加工能力12万吨,年销售10亿元,其生产规模在全省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三是海产品独具特色。通州有浅海滩涂面积55万亩,海堤内占地面积2万余亩。因独有的自然地理条件,是从事海水养殖的天然优良场所。2007年海产品养殖总产量6000多吨,产值超亿元。通州被江苏省列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滩涂蟹贝产业化示范基地。通州海产品目前供不应求,具有很强的增长潜力和发展空间。
食品加工今后五年产业定位及其发展的规划是:充分发挥现有基础和比较优势,加快做大做强,至2010年保持年均30%的增幅。在发展的重点上:一是加快发展粮油食品加工业。通州市银河面粉有限公司争取跻身全国面粉加工行业前5强,加工能力达到40万吨以上。二是做大做强海产品加工业。加快培育2~3个技术含量较高的海产品加工企业。三是发展乳制品、肉制品和蔬菜加工。四是发展酒类加工业。到2010年大富豪啤酒公司啤酒年销量突破70万吨,成为苏、浙、沪知名的啤酒生产企业。
调味品网wWw.tiaoweiwang.Com行业招商批发平台,提供食品,干货,香辛料,火锅底料,食品添加剂,复合调味品,酱油,醋,糖,香油,鸡精,调料,味精,番茄酱,芝麻酱等市场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