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调味品网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食品、饮料、零食、特产、调味品的相关信息,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又到了炎炎夏日,热不可挡,估计很多朋友都愿意待在空调房里避暑。
这不禁让人好奇,古代没有空调和风扇,人们到底是怎么避暑的呢?
如果你也感兴趣,那么就跟着诗语一块去揭秘一下古人之避暑神招吧。
翻阅史书,你会发现古人讲究“顺四时,适寒暑”。
那么怎样做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一、调整心态——所谓“心静自然凉”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记载:“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不难看出,这段话中“使志勿怒”是核心,也就是说:夏天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动不动就去生气发怒,怒生火,只会伤害你的肝脏,还会让你燥热。
“内经”中的这句话,也是后人过夏天的一大行为准则,用通俗的话来说,那就是“心静自然凉”。
元代养生家丘处机在《摄生消息论》中称:夏季“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说白了就是要通过调整心态,修身养性,做到心静自然凉。
二、蔽日遮阳——“大树底下好乘凉”
第一种方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估计很多人都达不到这种境界。
就连唐代的大文学家柳宗元也直言做不到。
你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有诗为证啊。他在《夏夜苦热登西楼》一诗中写道:“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用现在的大白话来说,那就是:要让我以“心静”来战胜炎热,那实在是办不到啊。
既然调整不了内心,那该怎么办呢?
放心,古人很聪明的,改变不了内在,那就用改变外部环境的方法来避暑吧。
于是就有了“纳凉”一说,也叫“乘凉”。
那么该如何纳凉呢?
不同的时代其实有不同的选择,但是,蔽日遮阳(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以降低体表温度)是最普遍的方法。
明高濂《四时幽赏录》记载了不少古人的“夏时逸事”,“避暑凉棚”说的就是当时京城人的纳凉现象:“长安人每至暑月,以锦结为凉棚,设坐具为避暑会。”
“避暑会”,有点像现代的户外“纳凉晚会”,到宋代依然很流行。
据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是月巷陌杂卖”条,北宋“都人最重三伏,盖六月中别无时节,往往风亭水榭,峻宇高楼,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苞鲊新荷,远迩笙歌,通夕而罢。”
不过我认为,“避暑会”应该是古代“有钱人”才能享受的纳凉方式。
而民间则大多是在树下搭个简单的凉棚,或到洞穴等阴凉、低温处避暑。
所以,俗话所说的“大树底下好乘凉”,正是古人避暑的经验总结。
我小时候每次中夏天回到老家,人们就搬出凉床睡在院子里的,城里的人则选择睡在楼顶,大家边数着星星,边聊着天,就这样慢慢地进入梦乡了……
很多人就是在这个时候有了基础的天文知识储备,认识了北斗七星,见识了牛郎织女星,或是亲眼目睹了一场流星雨……
三、“近水避暑”——游船赏荷
“近水”,是现代人纳凉避暑的首选之一,夏天我们都爱去海边或者泳池里游泳戏水,古人也不例外。
古代的南方人最亲水,比如明清时的苏州人,便喜欢水上纳凉。清顾禄《清嘉录》“乘风凉”条称:“纳凉,谓之乘风凉。或泊之胥门万年桥洞,或舣棹虎阜十字洋边,或分集琳宫梵字水窗冰榭,随意流连……”
据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四“六月”条,时临安(今杭州)人,有六月初六到西湖边集体纳凉的风俗:“是日湖中画舫,俱舣堤边,纳凉避暑。”
古人水边纳凉还往往与赏荷结合起来,而“大暑赏荷”更是古人过三伏天的习惯,正如宋代诗人苏东坡《夜泛西湖》中所描述:“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到明代,大暑赏荷之风则以苏州为盛,盖过了杭州。苏州人把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当成荷花的生日,这一天坐船赏荷最为壮观。据《清嘉录》“荷花荡”条记载,荷花生日那天,“画船萧鼓,竟于葑门外荷花荡,观荷纳凉。”
除此之外,古人亲水的方式还有很多。如“浸伏”也是一种纳凉风俗:三伏天要到江河里洗冷水浴,祛除暑气热毒,以少生疮疖和热病。东晋炼丹家葛洪的“浸伏”最出名,《四时幽赏录》“入水避暑”条就记载了他的故事:“葛仙翁每大醉,夏炎热,入深水底,八日乃出,以能伏气故耳。”
说完了古人“顺四时,适寒暑”的方法或者说是境界之后,我们再来说说 古时候纳凉的具体物件和创意。
(一)扇扇子
古代的老百姓主要靠扇子纳凉,扇子多是用竹编的,古人称之为“摇风”,又叫“凉友”。有钱人家会买用绢帛制成的扇子,摇起来也轻松;文人墨客再在扇面上写诗作画,很有些情趣;达官贵人,在酷暑则可以享受仆人赶扇带来的“人工风扇”的惬意。
红楼梦中有晴雯撕扇子的经典“剧情”,不禁让人心疼这些扇子,好想对晴雯说:“咱能不能别那么任性啊?您就不能可怜一下诗语这种没有扇子扇的人,好歹也送给我两把啊?放心,我是不会撕的,我拿它当传家宝哈。”
(二)搭建凉棚、凉屋等
古代中国人还喜欢在夏天给住宅搭建凉棚。
凉棚的制作很有创意:用竹子做骨架,用席子做棚顶,在房檐上或者院子里搭盖出一个高高的遮阳罩,把屋顶和院子罩起来,不让盛夏的阳光直射到墙壁上,这样外墙不容易晒透,院子里的地面也不会很快升温。
但是遮阳罩也有个弊端:影响采光。所以古人又发明了活动的棚顶:把整张席子切割成很多矩形的小块,每块席子的边缘都拴上长长的绳子,阳光照射最厉害的时候,席子是完全遮盖的,等到早上或者黄昏,轻轻一拉绳子,席子就自动掀开了,光线和凉风都可以进来。不能不惊叹其设计知精妙,有点像现代的帐篷之效果,灵活方便,还很人性化。
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盏》曾描述说:“霍都别墅,一堂之中开七井,皆以缕刻之,盘覆之,夏日坐井上,不知暑气,十分凉爽。”凉屋的制作可见古人的智慧,巧妙地运用了地理优势。
后来还有凉亭以及回廊等设计,大概都是为了夏天能避暑,而且其他时候还能避雨雪吧。
(三)瓷 枕
瓷枕是一种枕头,是中国古代瓷器造型中较为流行的一种,枕上用彩釉绘成精美的图画或题上诗句。始烧于隋代,流行于唐代以后。
瓷枕表面是青釉,冰凉通透,睡上去“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女词人李清照名作《醉花阴》里有一句“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此处的玉枕就是青白釉瓷枕了。
但是本人觉得这瓷枕凉快倒是挺凉快,不过会不会有点硬了?也许古人睡硬枕已经习惯了,如今的我们已经枕惯了柔软舒适的枕头,要真给一个瓷枕估计也享受不了了。
(四)避暑行宫
古时,皇帝为了避暑,会专门修建一些行宫,方便夏天避暑时居住,就叫做“避暑行宫”。
当年康熙皇帝在北巡途中,发现承德这片地方地势良好,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又直达清王朝的发祥地--北方,是满清皇帝家乡的门户,还可俯视关内,外控蒙古各部。后来就在这里修建了避暑圣地。
清朝的皇帝有不少避暑离宫,到了盛夏之时,他们会离开紫禁城,前往承德避暑山庄或者圆明园“度假”。《甄嬛传》中有一集里,放的就是雍正皇帝带着大小嫔妃去圆明园避暑的场面。
据说,圆明园里藏了个玄机,能工巧匠们在园林中,安装了一套机器设备,这套机械设备叫做:“水上明瑟”。它是利用水力做动力,能够鼓风降温,其性能和如今的电风扇类似,试想一下,这么大一套设备再酷夏之中时时送来缕缕凉风,岂不快哉!不过后来圆明园被八国联军所毁,已经不可考了,实在是让人感到痛恨惋惜。
(五)使用冰块
在先秦时代,古人便利用天然冰块来制冷,给食物保鲜或是做冷饮。
一般来说,官府在头年冬天大量贮藏天然冰雪于冰窖中,第二年夏天到来时,便从冰窖中取出冰块或者白雪,摆放在居室当中就成了“冰盘”,冰雪在融化时不断散发凉气,其制冷效果丝毫不逊色于今天的空调。
王室还会将冰块赏赐给身边人,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享受的,只有相当于高级干部的人才能分到,即所谓“食肉之禄,冰皆与焉”,没有资格吃肉的官员,也是没有资格在夏天使用冰块的。
在《甄嬛传》中,有多个场景中都出现过用冰块消暑的画面,电视中用很大的容器盛放冰块放在殿内,使得殿内清凉舒心。
在甄嬛怀孕被罚跪的那一集里,贵妃娘娘的旁边就放着冰块,否则以贵妃娘娘之贵体金樽,又怎么会有心情冒着暑热,看甄嬛罚跪,如果没有避暑之法怕是还没看过瘾,自个儿就先中暑了。
不过我个人觉得,这也是有钱人才能享受的避暑之法,毕竟在古代冰块的保存极其不易。
(六)吃西瓜,喝冰水等饮品
从南北朝起,民间就有制作汤饼避暑的法子,到了宋朝,能避暑的食物越发丰富,有了西瓜,绿豆汤,银苗菜等,其中宋朝诗人方回就作诗说:“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瑶肤。”
据说,南宋时期,街上卖的冷饮有十多种:沈香水、荔枝膏水、苦水、白水、江茶水、杨梅渴水、香糖渴水、木瓜渴水、五味渴水、雪泡缩皮饮、杏酥饮、紫苏饮、香薷饮、梅花酒、皂儿水、沆瀣浆、漉梨浆、卤梅水、姜蜜水、绿豆水、椰子水、甘蔗汁、木瓜汁、五苓大顺散、乳糖真雪、金橘团、甘豆汤……
古时饮料也有不同档次,据《西湖老人繁胜录》所记,“药冰水”便是当时土豪、富二代才常喝的解暑饮料。味道会不会有点像今天的“加多宝”或是“王老吉”之类的凉茶?
(七)空调井
据说,曹操当年造了一个大冷库“冰井台”,挖深井采集冷气,即在厅内或是需要的房间挖一深井,上面用盖子盖着,盖子上凿孔,夏天便有冷气从下面出来,而冬天则有暖气上来,保证厅堂温度相对稳定、宜人。
(八)青铜冰鉴
青铜冰鉴是我国战国时代就已发明的“原始冰箱”。鉴,实是一种大盆,早期是陶质,春秋中期以后流行青铜鉴,使用时,将盛满饮料或食物的器皿放进去,四周围满冰块,合上盖子,不多时“冷饮”就可制成。
冰鉴不仅外形美观,而且精巧科学。每当暑热来临,可将活板取下,箱内放冰块,把瓜果或饮料镇于冰上,随时取用。冰水不会侵蚀木质的箱体,反而能从底部的小孔中渗出。
(九)木质冰箱
清代宫廷普遍使用以天然冰制冷的木质冰箱,这种器具当时被称作“冰桶”,“洋桶”,是由古代的盛冰容器——“冰鉴”演变而来的。
多用红木、花梨木、柏木等材料制成。足下安托泥,用以隔湿防潮。这种宫廷“冰箱”比起现在的冰箱太过简单,但构造合理、经久实用。
由于木冰箱的成本较高,使用场合主要限于宫廷和上层权贵之家,因此流传至今的实物并不多见。
看到这些,不禁让人为古人的创意而骄傲!我们的祖先真是挺聪明的,就连这不起眼的避暑之法中都透着智慧与哲理!
古代没有电扇,也没有冰箱、空调、wifi,难道古人就度“夏”如年吗?其实不然,老祖宗们的脑洞可大着呢,古人的夏天更亲近自然,更有情调,他们也能把夏天过得有滋有味!
1、古人夏天的冷饮
其实在古代冷饮也早早出现了。大约在3000年前的商代,富贵人家就已经开始在冬日凿冰贮藏于窖,以备来年盛夏消暑之需。
春秋末期,诸侯喜爱在宴席上饮冰镇米酒:夏天将酿制好的米酒滤去酒糟,进行冰镇,清凉味甘,身心皆爽,可以驱暑避热。《周礼》中也有提到:“春始治鉴,凡外内饔之膳羞鉴焉,凡酒浆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冰鉴。”《楚辞·招魂》中有“挫糟冻饮,酎清凉些”的记述,赞赏冰镇过的糯米酒,喝起来既醇香又清凉。
由于凿冰、存冰不易,夏季取出来的冰块也并非寻常百姓可享。不过,到了隋唐时期,随着深井贮冰法等新方法的诞生,天然冰块的存储效率大大提高,民间开始有商人藏冰。唐代开始出现“冰商”,也就是商业性的藏冰户。冬天藏冰,入夏拿出来卖。文人士大夫还自己动手制作冰食,杜甫有诗云: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
尽管如此,“ 长安 冰雪,至夏月则价等金璧”,作为一种如此昂贵的商品,普通百姓很少有人消费得起。真正使“冰爽一夏”的福利为民间享用,要归功于硝酸钾。唐代末期人们发现它的用途时,它的名字叫“硝石”。本来是为了生产火药才开采的硝石,却意外发现它在溶于水后会吸收大量热量,制冷效果足以让水结冰。而后,冰块的使用逐渐变得平民化了。
南宋时候街市上不乏“冷饮专卖店”,出现了“雪泡”类饮料,如绿豆水、卤梅水、漉梨浆、梅花酒等,还有用水果、牛奶、冰块等混合调制的“刨冰”。而且宋代人夏天时候的大排档还不少,果汁饮料十分流行。杨万里曾作诗一首: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消。
元代的商人做出了类似冰淇淋的降暑品,他们在冰中加蜜糖、珍珠粉以及牛奶,做出“冰酪”。马可·波罗来中国时,受元世祖赏赐,尝到了当时的皇家冷饮“冰酪”(由果汁、牛奶、冰块等调制而成)。后来,马可·波罗把“冰酪”的制作技术带回意大利。意大利对这一技术严加保密300年后,被法国人高价买走,此后不知怎么地又传到了英国。英国人改造后,制出了我们今天常吃的“冰激凌”。
清代冷饮花样繁多,以"冰镇酸梅汤"最负盛名,清末,已经出现一种饮料,称为“荷兰水”,也就是汽水了。
2、古人的夏天穿着
古代人一般穿丝和麻葛制品,比现在的棉和化纤制品凉爽。
当然 电视剧 不可信,观察一下 古人 描绘 夏天 的画可以知道 大概 款式还是 长袖 长袍,农夫平民是长袖 长裤 ,有的将袖管裤管卷起。
北齐的学士在炎热的夏天工作时,穿的是透明纱衣。
花蕊夫人也在《宫词》中写过“薄罗衫子透肌肤”。唐时期周昉画的《簪花仕女图》中,仕女们同样都穿着纱衣和抹胸装,清凉又不失端庄。
3、古代有钱人的夏天居住环境
早自先秦时期起,王公贵族们就开始想方设法打造夏日凉房,当时流行一种精心布置的地下室,称之窟室,夏天的重要餐饮活动都会在此举行。
汉朝时,发展出了奢华的“清凉殿”,每当夏季来临,殿内石床上放置盛满冰块的玉晶盘,再由侍者对着扇扇子,多重降温,制冷效果极佳。
十六国时期有“温宫”和“凉殿”,以备冬夏更替使用。
唐代 时, 皇帝 在宫廷中建有专供避暑的 凉殿 ,殿中安装了机械传动的制冷设备。这种设备采用 冷水 循环的方法,用扇轮转摇,产生风力将 冷气 送入殿中。同时,还利用机械将冷水送向屋顶,任其沿檐直下,形成人造水帘,激起凉气,以达到消暑之目的。
宋代的人显然更会享受,宋代凉殿不但以风轮送冷水凉气,而且还在蓄水池上和大厅四周摆设各种花卉,使 冷风 带香,芬芳满室,堪称“空气净化版空调房”。
除了机械制冷设备以外,宫廷中还备有大量的藏冰。每当 寒冬 季节 ,都有专职官吏负责采集天然 冰块 ,贮存于冰室之中, 炎夏 期间取出,以供皇家之用。
明清时期的有钱人家在厅内凿一口深井,并用盖子盖好,上面凿孔,夏天冒冷气,冬天冒暖气,颇为实用。皇室则对移动的冰盒、小型风扇运用普遍,还兴建避暑山庄,天气炎热时移驾至此,工作娱乐两不误。
这就是清代的低配版空调房,环顾房子四周好像也没啥特别的,注意!看下方地板的那个洞洞!这就是房间里冷气的来源。
据说房间里的这些洞洞还是冬暖夏凉呢。
4、扇子
扇子在古代,也被叫做摇风,凉友,古人的扇子一般是用竹子编织的。有钱人用的是用绢帛做成的扇子,这种扇子既用起来比较省力气,也比较有档次。有更高追求的人则会在扇面上写诗作画,极富情趣。
如果是达官贵人,在酷暑则可以享受“人工风扇”带来的惬意。“人工风扇”即在一个轴上装上扇叶,轴心上拴有绳索,仆人手摇轴心上的绳索,扇叶被带动旋转则可生成凉风,当然布衣是享受不起这种电扇的。
5、瓷枕
众所周知,中国盛产瓷器,中国和瓷器是同一个英文单词china。古人很早就知道瓷枕能解暑,它是夏天寝具的最好选择。中医养生讲究“头凉脚温”,瓷枕的枕面上是釉,脑袋枕着这样的枕头上睡觉当然既舒服又健康。
有诗为证,“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久夏天难暮,纱厨正午时。忘机堪昼寝,一枕最幽宜。”
6、蚊帐
古人在夏天防蚊虫也用 蚊帐 ,但是他们用起蚊帐来可比现代人有情调。少女们在帐内悬挂茉莉、珠兰等香花,夜帐中沁人心脾、香气四溢。巧手的妇女还会用艾叶编成麒麟、鲤鱼等吉祥物挂在纱帐里,利用艾叶的气味驱赶蚊虫,简直就是天然环保的“蚊香”。况且,人睡在这么漂亮的纱帐里,一定能做个好梦。
7、香囊
古人还有配挂香囊的习俗,许多香囊中的药材都有驱蚊虫的功效,比如霍香、薄荷、菖蒲,功效不亚于如今的六神花露水。
8、凉席
在古代,凉席又称“夏簟”或“凉簟”。簟是一种竹制的席,亦指用细芦苇编织的席。古时候的席和簟是有很大区别的:席子性温,为冬天使用;而簟性凉,为夏天使用。三国时期东吴的张纯在其《席赋》中所说的“席以冬设,簟为夏施”就是这个意思。
夏簟祛暑降温、凉爽宜人,在宋元时更受欢迎,这之后人们干脆将夏簟直接称为“凉簟”,编织精美的“凉簟”甚至被称为“玉簟”。李清照《一剪梅》中写道:“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其中的玉簟并非是玉石做成的凉席,而是竹簟。
9、娱乐项目
赏荷、泛舟、垂钓、登高赏景等是古人常见的户外避暑休闲娱乐方式。古时 南方 人最喜好水上纳凉,还常与赏荷结合起来,“大暑赏荷”更是古人过三伏天的习惯。正如宋代诗人苏轼《夜泛 西湖 》中所描述:“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到了明代,“大暑赏荷”之风更盛, 苏州 人将农历六月二十 四日 作为荷花的生日,这一天泛舟赏荷最为壮观。清代苏州文士顾禄撰写的《清嘉录》中记载:“画船箫鼓,竞于葑门外 荷花荡 ,观荷纳凉。”
除了亲水作乐,走到大自然中也是古人的最佳避暑方式之一。唐代诗人李白在《夏日山中》写道:“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李白难忍盛夏酷暑,来到山间,让山间的清凉与身体接触,这是何等的惬意。
除了遮阴纳凉的物理避暑之法,古人还提出了“心静自然凉”的心理“疗法”。暑天里人极易激动上火,所以古人认为热天要“静下心来”,要调整心态,以“顺四时”,这被古人称为“精神养生”。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消暑》中写道:“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这首诗描述的正是古人在避暑过程中达到的“心静身自凉”的惬意境界。
这种超然脱俗的意境,恐怕只有古人做得到,要是现代人,恐怕早躲进了空调房里了。
今天就为大家科普到这里,相信你已经涨了不少关于古人如何过夏天的知识了!
本文科普知识、整理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调味品网wWw.tiaoweiwang.Com行业招商批发平台,提供食品,干货,香辛料,火锅底料,食品添加剂,复合调味品,酱油,醋,糖,香油,鸡精,调料,味精,番茄酱,芝麻酱等市场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