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调味品网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食品、调味品的相关信息!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20〕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在鼓励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支持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开拓国内市场,着力帮扶外贸企业渡过难关,促进外贸基本稳定,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一、工作原则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帮助外贸企业纾困,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坚持市场化运作,鼓励外贸企业拓展销售渠道,促进国内消费提质升级。落实地方属地责任,因地制宜推动出口产品转内销工作,重点帮扶本地区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外贸企业和中小微外贸企业。二、支持出口产品进入国内市场(一)加快转内销市场准入。在2020年底前,对依据出口目的国标准生产且相关标准技术指标达到我国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出口产品,因疫情影响转内销的,允许企业作出相关书面承诺,通过自我符合性声明的方式进行销售,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外贸企业要对出口转内销产品加贴的中文和外文标签、标识的一致性负责。(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卫生健康委、应急部、铁路局、民航局、煤矿安监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出口转内销产品涉及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的,应当依法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继续深化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改革,简化出口转内销产品认证程序,缩短办理时间。(市场监管总局负责)简化企业办税程序。(税务总局负责)(二)促进“同线同标同质”发展。支持企业发展“同线同标同质”(以下称“三同”)产品,即在同一生产线上按照相同标准、相同质量要求生产既能出口又可内销的产品,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实现内外销转型。扩大“三同”适用范围至一般消费品、工业品领域。(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开通国内生产销售审批快速通道。加快完善“三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功能。(市场监管总局负责)开展“三同”产品宣传推广活动,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中央宣传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加强知识产权保障。支持外贸企业与品牌商协商出口转内销产品涉及的知识产权授权,做好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和著作权登记。加强对外贸企业知识产权运用的指导和服务。(中央宣传部、知识产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多渠道支持转内销(四)搭建转内销平台。鼓励外贸企业对接电商平台,依托各类网上购物节,设置外贸产品专区。在符合国内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引导主要步行街组织开展出口产品转内销专题活动。组织各地大型商业企业与外贸企业开展订单直采,设立外贸产品销售专区、专柜。组织国内采购商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等采购外贸产品。(商务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五)发挥有效投资带动作用。重点结合各地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重大工程(“两新一重”)建设需要,组织对接一批符合条件的出口产品转内销,帮助企业融入投资项目产业链供应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引导外贸企业积极补链固链强链,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技术和工艺升级改造力度,参与工业和通信业重大项目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六)精准对接消费需求。引导外贸企业精准对接国内市场消费升级需求,发挥质量、研发等优势,应用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技术,通过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研发适销对路的内销产品,创建自有品牌,培育和发展新的消费热点,推动消费回升。鼓励外贸企业充分利用网上销售、直播带货、场景体验等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按职责分工负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四、加大支持力度(七)提升转内销便利化水平。对符合条件可集中办理内销征税手续的加工贸易企业,在不超过手(账)册有效期或核销截止日期的前提下,由每月15日前申报,调整为最迟可在季度结束后15天内申报。(海关总署负责)(八)做好融资服务和支持。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对出口产品转内销提供金融支持,加强供应链金融服务,结合实际开展内销保险项下的保单融资业务,加大流动性资金贷款等经营周转类信贷支持,积极开展应收账款、存货、机器设备、仓单、订单等质押融资,依托大型电商平台加强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直贷业务。(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按职责分工负责)(九)加大保险支持力度。支持保险公司加大对出口产品转内销的保障力度,提供多元化的保险服务。(银保监会负责)(十)加强资金支持。用足用好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出口转内销相关业务培训、宣传推介、信息服务等,支持外贸企业参加线上线下内销展会。(财政部、商务部负责)五、加强组织实施各地方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工作。各地方要根据本地区实际出台针对性配套措施,商务部要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加强政策指导和业务培训,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组织引导媒体集中开展宣传报道,营造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良好环境,引导拓展国内市场空间,促进公平竞争。(中央宣传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按职责分工负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国务院办公厅2020年6月17日(此件公开发布)
推荐阅读:*卫祥云:海天味业、中炬高新和贵州茅台等消费股的价值投资分析*卫祥云:在全民战疫中学习与思考*白燕:疫情下调味品行业的发展思考*卫祥云:调味食品上市公司发展趋势分析
调味品网(www.tiaoweiwang.com)行业招商批发平台,提供食品,干货,香料,火锅底料,调味品,酱油,醋,糖,香油,鸡精,调料,味精,番茄酱,芝麻酱等市场行情。
出口花生国家标准,全球花生出口
今天调味品网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食品、调味品的相关信息,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1、花生仁 规格: 24/28,28/32,34/38,38/42 25/35,35/40,40/50,50/60,60/70,70/80 水分:9%(*高) 杂质:0.5%(*高) 不完善粒:4%(*高) 包装:净重50公斤(麻袋) 2、花生果 规格: 7/9,9/11,11/13 水分:10%(*高) 杂质:1%(*高) 不完善粒:5%(*高) 包装:净重30公斤(麻袋)
0评论2023-04-17199
中国对商品进行出口管制,商务部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影响
今天调味品网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食品、调味品的相关信息! 告别恶性竞争主动提高价格 商务部部长助理鲁建华日前出席广交会时表示,随着全球市场需求的逐步回暖,原材料价格上升将是必然趋势。面对金融危机造成的市场变化,中国外贸企业成本压力会加大,出口产品需要适当提高价格。 鲁建华的这个讲话,不管其本意如何,事实上包含了两层含义:其一,当中国经济日益进入高成本的发展阶段时,无论什么类型的企业,包括外贸类企业,都面临着产品成本逐渐增大的问题,产品价格提高在所难免;其二,过去有许多外贸企业在巨大压力下采取了“自
0评论2023-04-11355
出口美国小家电需要什么认证,出口产品需要3c认证警示标志
今天调味品网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食品、调味品的相关信息!近日,福建省福州市有关部门通过向涉及欧盟出口的企业调查表明,在欧盟有近6成的人表示会注意查看商品包装是否有相关认证标志,有15%的人愿为有认证标志的产品多付至少10%的价格。专家提醒,产品出口欧盟企业,应注意认证方面的问题。 欧盟国家的认证机构一般属于非官方的民间机构,其认证不具有强制性,而是由企业提出申请后进行检验并向企业颁发证书。每个国家都有多个认可度较高的认证机构,它们相互独立,却遵循统一的法规和标准进行认证。中国出口产品企业可以申请相关认证机构
0评论2023-04-11448
出口产品退货情况说明,外贸检查产品质量问题的叫什么
今天调味品网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食品、调味品的相关信息! 5月8日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针对近年来时有发生的出口退货事件,国家质检总局已建立起出口退货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出口退运货物的追溯调查,加强出口企业监管,查处企业违法行为。 从国家质检总局了解到,近年来,产品质量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关注的焦点,各国出口货物遭退运事件屡见不鲜。由于中国出口贸易一直保持较高增长势头,所以退运事件也时有发生。技术性贸易措施、商品质量问题和无条件退货是造成出口退货的主要原因。 对此,这一系统设立了信息采集、信息审核、信息
0评论2023-04-11188
国家质检总局出口食品备案查询,食品行业出口产品质量问题
今天调味品网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食品、调味品的相关信息!“中华民族有个美好的传统,我们总会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客人。”不久前,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在做客央视对话节目时曾就中国出口产品在海外市场遭遇信任危机如此回应。 李长江的这番表态有数据作证:2006年,中国全国食品平均抽样合格率为77.9%,而出口食品合格率近几年都保持在99%以上。 不过,中华民族的这一美好传统也许会因为这次中国出口产品危机而改变。在9月12日举行的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控制会议上,质检总局官员表示,中国政府近期采取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等一系
0评论2023-04-11601
澳大利亚主要对华出口产品,澳大利亚农产品经第三国对华出口
今天调味品网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食品、调味品的相关信息!综合当地媒体3月6日报道,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澳农产品对华出口额较5年前翻了一番,达73亿澳元。随着粮食需求持续激增,这将仅仅是澳农产品出口进一步飙升的信号。 根据澳洲农业、资源经济及科技局(ABARES)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已从10年前澳第六大农产品出口市场升至第一位。中国的粮食需求增长将由牛肉、羊肉以及奶制品等高价值产品消费拉动。2007-08年度,澳洲出口到中国的牛肉总额仅为1000万澳元,但2013年则增至4.06亿澳元,羊羔肉出
0评论2023-04-1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