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调味品网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食品、饮料、零食、特产、调味品的相关信息,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以前总喝3、4块一瓶饮料的我们,应该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为买一杯30块的奶茶排队。
喜茶有多火呢?
疫情之前,在北京三里屯逛街,如果你想喝一杯喜茶,由于人太多,线上点单是没用的,必须得现场排队,这样你才有可能在两小时之后喝上第一口。甚至有黄牛靠代买喜茶,月收入轻松过万[1]。
排队这么夸张的喜茶并不便宜。早期市场上的珍珠奶茶普遍在6、7元左右的时候,喜茶就显得“格格不入”,一杯奶茶的价格在12元以上[2]。
等其他奶茶普遍涨价到十几块,喜茶却敢以近两倍的价格出现在市场上。
即使定价如此“高冷”,在喜茶营业情况较好的门店,一天可卖出3000到4000杯茶饮甚至更多,这一数字远高于任何同行[3]。
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的问题是,“同样是奶茶,喜茶为什么这么贵”?
茶底,喜茶的“独门秘方”,喜茶之所以贵,首先肯定和它使用的原料有关系。
最早的奶茶店常常开在学校门口,只要3、4块一杯。老板从各个盛着不同粉末的桶里,舀出几勺茶粉和奶精,再倒入矿泉水搅拌,一杯奶茶就完成了。
这种使用廉价原材料勾兑的方式,被称为奶茶的“粉末时代”[4]。然而在大家都是用粉末冲奶茶的时候,喜茶就已经用上了鲜茶鲜奶。
鲜茶是用茶叶冲泡的,而茶叶和茶粉在价格上有很大的悬殊。
以锡兰红茶为例,100克品质良好的锡兰红茶茶叶,价格通常在100元以上。而5倍质量的锡兰红茶茶粉,价格还不到茶叶的三分之一。
更重要的是,茶叶冲泡比较费时,对水温水量的要求也比较严格。时间短了太淡,水温不够茶叶泡不开,水加少了会涩。
茶粉的效率则高得多,100克茶粉能在5、6分钟内冲泡出一大桶非常浓郁的茶底。
后来一度很流行的袋泡茶,虽然看起来比茶粉高级,但成本也并不高。
奶茶进化到现在,很多“新式茶饮”已经和喜茶一样,使用正片茶叶来萃取。这意味着大多数奶茶都对自己的茶底进行了“升级”。
但为什么喜茶还是更贵呢?
一般奶茶店使用的茶底,无非是红茶、绿茶、乌龙茶等市面常见的茶叶品种。喜茶则在走“原创路线”。
比如“金凤茶王”这种市场上并不存在的茶叶,其实是由台湾南投的几款茶叶拼配而成的[5]。
拼配也不是单纯把两种茶叶混合在一起冲泡这么简单,这个过程需要和茶叶供应商相互配合,不断磨合试验,以确定茶叶烘焙程度、拼配比例等。
这个看起来像实验一样的操作,让喜茶在第一步,就与其他同类品牌在价格上拉开了差距。
但喜茶在研发上并不完全依赖供应商,也做了很多“自主实验”。
比如在贵州,喜茶拥有自己的茶园。花5年以上改良茶树种植土壤,与大学、研究机构一起合作培育新茶树品种也是研发的日常。
喜茶产品的“内部竞争”也相当激烈。在每年研发的100多款产品中,为了保证好评率,只有不到10款能“出道”。
即使淘汰率如此之高,但如果将喜茶和别的茶饮品牌对比,你会发现喜茶的上新率遥遥领先。仅在2018年,喜茶就推出48款新品,这个数量大约是一般茶饮的12倍。
除了这些新品,常规性饮品的口味看起来“发挥稳定”,其实是不断调整配方的结果。喜茶把网络评论作为“指南”,在三年间调整了四十多次配方。
这可能就是喜茶贵的原因。因为你喝到的,永远是最新颖的口味,和别人无法复制的“独门秘方”。
这是因为奶茶的原料比较多,材料多的话的价格就会贵一些,而且奶茶的原材料基本上都是从其他的地方进口过来的,本地是没有生产的,所以也增加了成本。
奶茶兼具牛奶和茶的双重营养,是家常美食之一,风行世界。奶茶品种包括了奶茶粉, 冰奶茶,热奶茶,甜奶茶,咸奶茶等。
品尝奶茶的优劣也以茶色、香气、形态和味道四个方面进行,而且需
要细细品尝,才能够体会到其味道之美。首先将奶茶吸入口中,停留几秒;享受一股清凉或热呼呼的感觉。最后再缓缓咽入喉;直抵脾胃。一杯好喝的奶茶其奶香味与茶香味搭配的非常好。而不是一入口就是满口茶味或奶味,更甚至又甜又腻,饮用时或饮用后有种糊喉咙的感觉。但凡这种口感的奶茶都不是一杯正宗的奶茶。
要熬出一壶醇香沁人的奶茶,除茶叶本身的质量好坏外,水质、火候、和茶乳不中也很重要。一般说来,可口的奶茶并不是奶越多越好,应当是茶乳比例相当,既有茶的清香,又有奶的甘醇,二者偏多偏少味道都不好。还有,奶茶煮好后,应即刻饮用或盛于热水壶以备饮用,因在锅内放的时间长了,锅锈影响奶茶的色、香、味。
在多数地方喝奶茶要加少许食盐,但也有的地方不加食盐,只是把盐碟放在桌上,喜欢喝盐味的就加盐,不喜欢盐味的则不加盐。
奶茶一般在吃各种干食时当水饮用,有时单独饮用,则既解渴又耐饥,比各种现代饮料更胜一筹。牧民喝奶茶时,还要泡着吃些炒米、黄油、奶豆腐和手抓肉,这样既能温暖肚腹,抵御寒冷的侵袭,又能够帮助消化肉食,还能补充因吃不到蔬菜而缺少的维生素。所以,在牧区有一句俗话说:“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
调味品网wWw.tiaoweiwang.Com行业招商批发平台,提供食品,干货,香辛料,火锅底料,食品添加剂,复合调味品,酱油,醋,糖,香油,鸡精,调料,味精,番茄酱,芝麻酱等市场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