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最“经典”的酱菜代表之一的酱瓜,受种植面积逐年下降影响正在面临断货。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由于多种酱菜原料价格上涨,导致六必居、天源等老字号五十余种咸菜和酱料中,约有两成零售价格上浮。 “家里老人爱吃点咸菜,点名要吃酱瓜,但我跑了几家超市都没买到。”市民王先生一边抱怨买不到酱瓜,一边在超市里咸菜专区转悠,最终买了一份拳头大小的腌黄瓜条“代替”酱瓜,一上秤,10多元钱!“好家伙,如今咸菜比鲜菜价格贵!” 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访家乐福超市及六必居前门总店看到,最贵的一种咸菜是每斤55元的酱桃仁,还有长得像手榴弹的包瓜,每斤28元。六必居销售部负责人崔先生介绍,在五十余种酱菜和酱料中,如今价格上浮的约有两成,大概十多种,提价幅度在5%-10%。“比如干黄酱由原来每斤3.9元涨到4.3元,酱瓜由每斤8.5元涨到10元,俗称"熟疙瘩"的糖熟芥从每斤11元涨到13元,俗称"鬼子姜"的甜酱地姜从每斤8.5元涨到9.5元。” 至于涨价的原因,崔先生将其归结为原料收购难。据他介绍,鲜黄瓜、苤蓝、豇豆、甘螺的收购价都是连年上涨。此外受产地限制,很多制作酱菜的原料只能在某地收购,像乳瓜只在浙江收购,甘螺只在内蒙古收购,农民种的越来越少,收购价格自然提升。 他举例说,“去年乳瓜原料收购价格整整翻了一倍,仅成本价就要每斤10元,但等制成酱菜产品,每斤零售价在15-19元左右。”崔先生说,虽然还得有人工、运输、调料等成本,但因为酱菜本身是亲民商品,价格订高了消费者又不买账,在双重矛盾下,此次六必居的乳瓜瓶装产品最终也只能提价20%。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北京人喜欢吃的酱瓜,近期在市面上已经很难找到,多家超市六必居、天源专柜销售人员表示已经断货一段时间了。对此现象,崔先生表示除了个别直营店还有一点存货,要想吃这口确实要等到今年秋季了。 “按销量计算,六必居原计划每年从河北产区收200吨酱瓜,但由于种植量少,前年只收上来129吨,去年只收了75吨,市场缺口太大,肯定供不应求。” 据了解,老字号企业也不断从内部消耗成本,例如通过二商集团集中配货,通过大物流的方式内部节约成本。崔先生举例说,像乳瓜原料成本虽然上涨了一倍,但散装零售价却没有按这个比例加价,“属于赔钱卖,但仍在保证市场供应,尽量让市民吃的放心买得起。”
调味品网(www.tiaoweiwang.com)行业招商批发平台,提供食品,干货,香料,火锅底料,调味品,酱油,醋,糖,香油,鸡精,调料,味精,番茄酱,芝麻酱等市场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