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步入全球化时代,每年以亿吨为单位的各种食物在世界上流动,食品供应链条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漏洞,都可能演变成一场灾难。
上海福喜“臭肉门”事件令全球食品供应链的监管难题再次凸显出来。往前追溯几年,美国曾出现花生酱遭沙门氏菌污染事件,欧洲马肉风波席卷了多国,还有日本食品安全神话也被“不二家”和“赤福”等老字号抹黑,这些事件共同指向全球食品安全的软肋———各国监管体系仍存缺陷,国际间的监管协作尚有不足。
所谓食品供应链,指的是从食品的初级生产者到消费者各个环节的经济利益主体所组成的链状系统,其中包括前端的生产原料供应商,中间的食品加工商和零售商,以及后端的消费者和作为规制者与监管者的政府部门。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路易丝·卢卡斯曾写过一篇《两万英里走上餐桌》的文章,用以表明当下监管全球食品供应链是一项多么艰巨的挑战。文章举例说,鳕鱼在一生中平均要游一万英里,而这条鳕鱼死后要再经过一万英里才能抵达餐桌之上。从白令海被渔网捞起后,这些鳕鱼被运送到中国东部的青岛。在一座巨大阴冷的工厂里,一群工人用刀子刺向这些半冷冻的鱼,熟练地分开鱼肉与鱼骨。随后,这些鱼被冷冻装入货船,前往欧洲或美国的食品加工厂,也许还要经历一段旅程才能最终到达莫斯科小学生的餐盘上。
在现实中,鳕鱼变成盘中餐的过程似乎比其他食物还要简单一些。在全球化的今天,食品行业供应链越来越长,有时已经超乎人们的想象。
从另一维度看,食品供应链除了越来越长之外,还变得越来越复杂。
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安全专家彼得·安巴瑞克曾以比萨饼为例“如果你在一个国家吃比萨饼,它的成分有可能来自于30多个国家、100多个供应商。我们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吃了一种加工产品,它涉及的生产商可能遍布世界各地。这意味着一种产品的食品安全问题,会涉及到里面所有的相关成分。”卢卡斯也在文章中提到,一家超市可能涉及多达两万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需要10至20种原料。她写道“你根本做不到逐一检查每个供应商以及他们提供给你的每种原料。这项工作耗费的精力太大,也不符合每个人想要更廉价食品的期望。”
通过观察鳕鱼和比萨饼这两种食物可以发现,对全球食品供应链进行监管势必牵扯巨大的人力物力,每一个经济体几乎都无法独立承担整个供应链系统的维护工作,去年的欧洲“马肉风波”就证明了这一点。欧洲人在“疯牛病”蔓延后推行了一整套食品安全风控系统,但其中的疏漏在“马肉风波”中再次令欧洲付出了代价。世界经济步入全球化时代,每年以亿吨为单位的各种食物在世界上流动,食品供应链条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漏洞,都可能演变成一场灾难。因此,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复杂和紧迫的背景下,世卫组织等国际机构一再呼吁,各国食品加工企业和监管部门应加强跨国和跨地区合作,形成覆盖全球的追溯体系和预警方案,努力把食品安全风险降至最低。
此外,从微观来看,任何一个企业也无法承诺自己食品链条上的每一个危险节点都万无一失,即便采用了基于G M P(良好操作规范)和SSO 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的H A C C P(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等当下流行的内控手段,食品安全依旧会暴露于道德风险之上。上海福喜曾被麦当劳称为“在庞大而完整的供应链系统中有多年合作经验的全球伙伴”,但这次把麦当劳和其他小伙伴一起拉下了水。麦当劳在其网页上曾对中国消费者这样表白“麦当劳供应链制定了系统的质量、安全、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标准,所有供应商都必须按要求执行,我们坚持不懈地提升为中国消费者提供食品的安全和品质,同时也致力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现在看来,麦当劳大叔实现这样的愿景,还需更加努力才成。
调味品网(www.tiaoweiwang.com)行业招商批发平台,提供食品,干货,香料,火锅底料,调味品,酱油,醋,糖,香油,鸡精,调料,味精,番茄酱,芝麻酱等市场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