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好吃  食醋  快餐店  外卖  酱油  什么时候  餐饮  小卖部  怎么做  中国 

辽阳市十一五计划是什么?

   2023-07-27 互联网调味品网3590
核心提示:今天调味品网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食品、饮料、零食、特产、调味品的相关信息,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辽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编制和实施《辽阳市国民经济和社

今天调味品网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食品、饮料、零食、特产、调味品的相关信息,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辽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编制和实施《辽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于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辽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

1、“十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今后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十五”期间,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抓住发展不动摇,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迅速,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推进,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竞争能力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生态环境明显改观;社保就业成效显著,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辽阳老工业基地振兴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为我市今后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十五”期末,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58.4亿元,年均增长13.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584元,年均增长12.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7.4亿元,年均增长1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6.8亿元,年均增长25.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89.8亿元,年均增长 11.8%。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2.5亿美元,年均增长18.1%;出口创汇累计达到5.6亿美元,年均增长23.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8407元,年均增长1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4133元,年均增长6.8%。总人口达到183.69万人;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5年,五年提高1.7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6岁,五年提高 1.3岁。

2、“十一五”时期我市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深入发展,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市加快发展。 “十一五”时期,既是我市扩大改革开放,实现体制机制创新的关键时期,又是加快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既是加快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又是加快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市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面临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对外开放的双重机遇。国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为我市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完善社保体系、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创造了良好环境,同时也为我国东南沿海产业向东北地区转移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二是面临融入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的机遇。沈阳经济区的构建,为我市接受沈阳等大城市在经济、技术、人才、信息和物流等方面的辐射,加强我市与周边城市的合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三是我市具有辽化、弓矿公司、庆化公司等国有大企业加快发展和民营企业不断壮大的双重基础。近几年的重点项目建设成果在今后几年将进一步显现,一批重点企业的带动作用将更加突出。同时,我市具有明显的区位、资源、产业优势、较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深厚的古城文化底蕴,这些都为今后我市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加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日益迫切,继续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难度加大;外向依存度偏低,利用外资领域较窄,外经贸对经济的牵动作用不突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科技人才制约因素日趋明显;由于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深化改革面临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农村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基础设施仍不完善,社会事业发展还有很多薄弱环节;社会保障和就业压力较大,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还较为突出,保持社会稳定的任务很重。

“十一五”时期,我市机遇和挑战同在,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我们要有加快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牢牢抓住发展机遇,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实现经济和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努力把辽阳建设成为辽宁中部城市群中具有特色和活力的现代化生态型新兴工业城市。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辽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3、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和实施我市“十一五”规划,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目标,以振兴老工业基地为中心任务,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推进协调发展为着力点,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促进全市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打造“实力、平安、诚信”辽阳,构建和谐社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要进一步更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实现建设“实力辽阳”的目标。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要全面深化经济社会、政府管理各个领域的改革,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更好的体制环境,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参与国内外经济的竞争与合作,积极有效地利用国内外市场和资源。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全面推进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之上的再创新能力,实现经济长期持续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努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发展的重要内涵和基本要求,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协调,更加注重“平安辽阳”和“诚信辽阳”建设。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惠及人民。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4、“十一五”时期要基本实现辽阳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目标。主要标志:一是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确保五年经济总量翻一番,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三是把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建立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四是城乡人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较多地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五是确保2007年建成国家卫生城市,2010年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六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与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主要预期指标: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20亿元,年均增长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8600元(按现行汇率计算约折合4760 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2005年翻一番,达到36亿元,年均增长15.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26亿元,5年累计达到1100亿元,年均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73亿元,年均增长14%;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50%,5年累计达到5亿美元;出口创汇年均增长30%,5年累计 25亿美元;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540元,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70 元,年均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总量控制在187万之内;人均受教育年限12年;人均期望寿命75.6岁。

三、努力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5、深化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完成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一步深化集体企业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基础设施领域和公用事业领域改革。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积极推进财税、金融、投资体制改革。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目标要求,调整收支关系,合理划分税收征管体制和分享权限,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编制、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和收支两条线的改革,加强收入管理,提高依法理财水平,整合政府财力资源,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加快推进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改革,搞好增资扩股,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完善内控机制建设,加强辽阳金融安全区建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深化保险业改革,规范保险市场秩序。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完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制度,明确政府审批核准的范围和程序,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职能,完善投资决策责任制。

6、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解决好目前存在的越位、缺位和错位的问题,切实履行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理顺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的关系,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建立健全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完善公务员特别是行政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建设服务型政府。以加强公共行政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调整政府机构设置。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建立重大决策调研制度、集体决策制度、公示和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和决策失误追究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切实做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深化以人员聘用为重点的用人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体现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

7、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继续营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治、政策和市场环境,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鼓励全民创业。消除政策歧视,放宽市场准入,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禁止进入的一切行业和领域,都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健全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特别要着力疏通企业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环境。依法保护私人财产权,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监督管理。引导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提高自身素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保障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合法权益,逐步增加职工收入。

8、积极参与沈阳经济区的经济合作。我们要抓住构建沈阳经济区的机遇,积极参与,推进合作,务求取得实效。进一步加强与沈阳、鞍山等周边城市的经济、技术、交通、旅游等各个领域的协作,促进资本、贸易、技术、人才和旅游资源的互动,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要重点加强与沈阳搞好工业区布局的对接和产业配套协作,发展现代物流,利用沈阳的招商平台,扩大对外开放。

9、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要求,打破行政界限,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按各园区功能做好项目进区的安排,突出各工业园区的特色,不断完善园区服务功能,增强园区集聚效应。要重点发展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庆阳工业园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降低进区企业配套设施投资成本。鼓励和支持城区老企业加快向工业园区搬迁。同时还要加快培育首山、刘二堡、兰家、佟二堡、灯塔、大河南、沈旦等县(市)区级的工业园区,加强与沈阳、鞍山等周边城市工业布局的衔接。“十一五”期间,按照园区功能,力争形成精细化工、装备制造、钢铁和有色金属加工业等生产基地;各工业园区引进项目数量和实际利用外资额年均增长50%以上,经济增长速度年均增长30%以上,实现经济总量翻两番。

10、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利用国家关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开放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工业园区的先导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搭建招商引资平台,高质量地做好项目包装工作,提高招商引资水平,自觉接受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辐射,大力承接国际和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把利用外资同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科技进步、企业改革和公共事业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扩大对外开放领域,营造全方位开放氛围,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改进和创新招商方式,建立以政府为指导、专业队伍为骨干、中介组织为辅助、园区为载体、企业为主体的招商机制,争取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加强与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 积极吸引粤、沪、苏、浙等东南沿海和国内其他地区的科研金融机构、企业、资本、专利技术等进入我市,发挥集聚优势,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加快转变对外贸易方式。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优化对外贸易结构,逐步实现出口增长方式由出口创汇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推动加工贸易升级,重点支持和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重点出口企业,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和配套能力,增强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特别是发展旅游、运输、建筑工程等服务业贸易。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和域外投资建厂,开展对外加工贸易、技术、设备和劳务输出,缓解资源约束和就业压力。高度重视进口设备的技术含量,引导企业重点引进核心设备、关键技术和零部件。

四、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1、坚持工业强市方针。工业是我市加快发展、实现辽阳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主要带动力量。要继续坚持工业强市的方针,实施北打沈阳牌、南打鞍钢牌、内打特色牌的战略,按照增加总量、优化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效益的总体要求,加快培育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继续支持重点骨干企业的同时,注重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发展产业集群,努力培育“拳头”产品,加快新兴工业化进程。到“十一五”期末,工业增加值达到408亿元,占全市GDP总量的57%,年均增长17%。

12、做大做强化工化纤塑料业、钢铁和有色金属加工业“两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及配套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和矿产建材业“三个重点” 产业。继续支持辽化、庆化、弓矿等中省直企业发展,推动原材料工业向集约化、大型化、高级化、系列化和高加工度方向发展。到2010年,辽阳石化分公司、辽阳化纤公司、庆化公司销售收入分别达到320亿元、72亿元和26亿元。全力推进辽阳石化分公司年加工550万吨俄油、年140万吨大重整、年产30万吨精己二酸等重点项目加快实施,确立辽阳石化中国北方最大芳烃生产基地和以芳烃深加工为主的化纤原料基地的优势地位。地方化工化纤塑料产品加工企业要围绕辽化主副产品,大力发展原材料精深加工,拉长加粗环氧乙烷、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尼龙66和胺系列产品等产业链条,形成上下游关联互动的产品系列,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和产业规模竞争力,构建中小企业分工协作的石化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到2010年,化工化纤塑料业增加值达到188亿元,年均增长 21.5%,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6%以上;大幅度地提高“两化”主副产品本地加工率。

抓住鞍钢本钢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密切同国有大型钢铁企业的协作配套,加快改造、提升钢铁和有色金属加工业,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经济效益,拉长钢材加工、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链条,重点培育金属加工产业集群。到2010年,钢铁和有色金属加工业增加值达到85亿元,年均增长13%,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21%。

抓住沈阳发展汽车工业和建设国家装备制造业基地的机遇,提高装备制造及其配套业的开发、成套和配套能力。大力扶持发展纸机、药机、锻压等传统装备制造业,巩固其在全国同行业的优势地位。充分发挥我市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推进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建设,重点培育稻米、玉米、大豆、水果、薯类、蔬菜和肉蛋奶等深加工产业链。大力开发和推广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化学类、金属类、复合类、资源节约类新型建材,提高传统建材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生产集中度,引进和推广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和可持续建筑的新理念,坚决淘汰浪费资源、消耗高、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新型墙体材料的比重达到70%。突出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推进以本溪、辽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水泥工业生产基地建设,力争到“十一五”期末,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吨。到2010年,装备制造及其配套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分别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7%,矿产建材业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8%。

13、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名牌产品。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大力培育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型材料4大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推进50个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实施名牌战略,引导企业把技术进步作为实施名牌战略的根本手段,推动各类资源向名牌集中,建立名牌培育机制。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力争新创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50个以上,其中新创国家级名牌和驰名商标5个以上。

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以建设“数字化城市”为目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高全地区信息化程度,大力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进程,重点推进宽带城域网、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信息交换与信息资源建设进程,加快城市建设与管理、社会保障、科技教育、社会安全和医疗卫生的信息化工程建设。

14、加快发展服务业。顺应产业结构快速升级的要求,以服务方式规范化、服务业态多元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产服务专业化为发展方向,加快构筑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的格局。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土地、技术、劳动力等各类要素市场,完善产权交易市场。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抓好食品、药品及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加快发展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服务业,重点拓展西关中心商业区,规划建设站前中心商业区,培育发展特色商业街,建设区域和社区商业(中心)街。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开展家政服务、就业指导、法律咨询、卫生保健等社区服务。加速改造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农村产地市场,积极参与全国的“万村千乡”工程实施,重点发展乡镇、村两级连锁超市。规范建筑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引导房地产业规范、健康发展,加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开发。加快发展旅游业,以历史文化、佛教文化、自然生态为特色,以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服务功能和接待能力为重点,抓住沈阳举办世博会的契机,推出一批特色旅游精品线路,打造辽阳旅游品牌。

重点发展物流、金融、信息和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加强物流公共基础设施、物流信息网络和物流政策体系建设,重点培育农产品、建材、化工化纤塑料等工业品物流配送中心,组建社会配送网络,鼓励工商企业逐步把物流业务分离出来,引导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积极发展金融业,引入域外金融投资者,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支持力度,创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创建直接融资平台。重点发展信息服务业,拓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社会信用、宽带等网络增值服务。加快培育为企业服务的市场调查、管理咨询、融资设计、会计服务、资信评估等中介服务组织。积极鼓励文化娱乐、教育培训、竞技体育等产业进入市场,加快产业化进程。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44亿元,年均增长14%。

五、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5、科学编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科学编制好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重点做到“五新”,即发展壮大新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块状经济,加快专业村建设,实现农民持续增收;规划建设新村镇,搞好村镇建设整体规划,达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洁、村(镇)貌美化”的基本标准;建立健全新经济组织,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健全完善各类农村公共服务组织,加强对农民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技术,以培养新型务工农民和产业农民,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为目标,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经商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同时开展以遵纪守法、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建设树立新作风,选好配强乡镇、村领导班子,提高农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转变工作作风,促进党风政风焕然一新。进一步用政策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塑造农村新风貌。

16、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农业必须改变传统生产模式,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精品、高效、特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扩大优质水果、蔬菜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实施畜牧业“倍增计划”,大力推广稻田养殖,不断优化淡水养殖品种结构。强化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提高无规定疫病示范区建设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建立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和规范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建立健全县管为主、区域设站的农技推广网络,重点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扩大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覆盖面。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加快设施农业发展步伐,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一大批种养加销一体化的农业产业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水土保持、治涝、防洪、灌溉等27项重点工程建设,全部完成农村三、四类排水站改造工程。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农机化水平。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重点发展沼气池、秸杆气化及北方能源模式。进一步加强农业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防灾减灾的能力。到2010年,农业增加值达到38亿元,年均增长8%。

17、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城镇化为支撑,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加快形成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在继续调整优化第一产业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和加快发展县域工业,以工业发展带动农业和服务业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全面振兴。发展县域经济要坚持因地制宜、项目牵动、择优扶持和追求综合效益的原则,着力培植一批税源大户,建设财源大县(市)。通过加快发展,强化征管,完善财政体制和规范转移支付制度等办法,促进辽阳县、灯塔市的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18、加大支农扶贫的力度。实行“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加大各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进一步改善农村的金融服务,形成财政和金融支持农业和农村的长效机制。继续推进“百村扶贫开发工程”。大力实施 “整村推进”扶贫计划,重点加大省确定的33个贫困村和市确定的30个贫困村的建设力度。培育扶持扶贫龙头企业,推进“订单式”劳动力转移。继续坚持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户制度,实施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计划。“十一五”期末,全市95个贫困村全部实现阶段脱贫目标,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30元,年均增长 9%以上。

19、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继续坚持土地承包政策,稳定农民长期的承包经营权。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全面推进林木、林地使用权依法流转。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开展村级财务代理制和清理村级不良债务试点工作。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支持农村各类合作组织和农民专业协会的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20、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农村公共事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薄弱环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实施“村通油路”工程,实现全部行政村通油路的目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到“十一五”期末,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新解决30万人口饮水问题;实施农村改厕工程,使 70%以上的农户能使用上符合卫生要求的厕所;实施农村垃圾收集与处理工程,使70%以上的村庄有集中的垃圾收集转运场所。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巩固“双高普九”成果,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加大对农民进行职业技术培训的力度,促进农民工向产业技术工人转变。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成覆盖全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搞好农村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农村信息化步伐。

21、加快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搞好小城镇建设规划,切实解决规模偏小、布局分散、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以刘二堡、佟二堡等市级以上示范镇和省级中心镇建设为重点,带动一般小城镇和中心镇发展,不断完善城镇体系,提高建设品位,增强辐射能力。以白塔、文圣、太子河、宏伟四个区农民新村建设为重点,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和城市面貌。辽阳县、灯塔市、弓长岭区要引导农民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建设一批有

1.塔糖

塔糖 是辽阳地区的一种 历史 悠久的特产品之一。塔糖不仅具备着特殊的风味而且它的外形也很美,有如梅花形并多孔,吃起来酥脆,清香可口,色泽洁白细致,经暑不变。

 

2.山里红

山里红是辽阳特产,“辽红”山楂品种优良。1978年在全国、全省评比会上,三次评为第一名。东部山区隆昌、下八会、下达河、孤家子、汤河、安平、鸡冠山、柳河子等乡镇都有大面积栽植。

3.香水梨干

辽宁省辽阳的香水梨干,是一种 历史 悠久的名产。这种梨干的外形扁平,好像一片树叶(像杨树叶);质地细嫩,茶红的颜色,非常鲜艳,吃起来甜酸,清香可口。

4.老杨头烧鸡

当地人吃出的大品牌,采用4个月出栏的小笨鸡,用独特的材料熏制,不使用防腐剂,不使用化学添加剂 ,具有味道鲜美,肉嫩香滑,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被辽阳市政府命名为“辽阳市名牌”。

5.三星羊汤

省内外食客慕名争相前来品尝,使三星羊汤一条街成为弓长岭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02年,被省 旅游 系统评为"辽宁省风味名小吃"。三星羊汤,是三星全羊套餐的代称。三星全羊套餐有近20道名菜,包括红烧羊腿、烤羊脸、回灼肉、熘羊血、干煸肺子、水煮羊肝、羊排、正宗羊汤等。

6.“君喜”肉枣

辽阳市食品总公司熟食加工厂生产的“君喜”肉枣,具有色泽红艳。宛若红枣,味道甜咸适口,幽香醇美,规格整齐,外型美观,切面组织结构紧密等特点,很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被评为辽宁省优质产品。

7.老世泰糕点

辽阳的老世泰糕点起源于清朝,以制作传统糕点而闻名,其 历史 悠久,做工精细,用料精良,口感纯正,风味独特,在辽阳本地家喻户晓。人们在形容各种比赛已成败局时,常说:“老世泰的果子——甘酥(干输)”。这句歇后语,体现了人们对“老世泰”的信任和称赞。

8.汤河鲜鱼

汤河鲜鱼一条街是以经营汤河鲜鱼为主的食街,各类鲜鱼皆取自辽宁省唯一未被污染的水库--汤河水库,主要品种有:鲢鱼、鲫鱼、老头鱼、鲤鱼、草鱼、岛子鱼、麻口、公鱼、嘎牙鱼、虫虫鱼、黑鱼等30多种,年可销售鲜鱼近15万公斤。经过精心加工,可制成汤河全鱼宴。汤河鲜鱼肉质鲜嫩,味道清鲜,是弓长岭的特色餐饮品牌,在省内外远近闻名。2002年,汤河"滋补鱼头"被省 旅游 系统评为"辽宁省十大风味食品"。

9.南果梨酒

看一看清澈透明,闻一闻花果清香,品一品香甜怡人,回味悠长。

辽阳好吃的 美食

1、葱花缸炉

辽阳地区的著名糕点小吃,其馅子是棕**的,外表侧面为颜色为乳白色,底部为红褐色。咬上一口可以看到里面层次分明,外酥里软,十分的好吃

2、香水梨干

一道比较有名并且 历史 非常悠久的 美食 。外形呈现出来的是扁平状的,就好像一片杨树叶一样,这道 美食 的质地比较细嫩,颜色呈现出来的是茶红色,非常的鲜艳,吃起来感觉比较酸甜

3、塔糖

辽阳地区 历史 比较悠久的并且还比较有名气的传统 美食 。这道 美食 不仅具备着比较特殊的味道,而且这道 美食 的外形也比较美,就好像梅花的形状,并且这道 美食 当中的孔洞比较多,吃起来感觉比较酥也比较脆一些,清香可口

4、大鹅炖酸菜

采用水焯、翻炒后的鹅肉与快炒后的酸菜丝铁锅慢炖而成的菜肴,又名铁锅靠大鹅,是一款典型的东北菜。

5、朝鲜族烤牛肉

朝鲜族烤牛肉采用的是新鲜的牛肉,除去筋膜和脂油之后,把牛肉切成肉片,加入调味料,比如醋、蒜末、白糖、胡椒粉等等,搅拌均匀,然后再备一份调味品,将炭火炉放在桌上,放上铁箅子,吧牛肉放在上面烤,烤熟之后蘸上准备的酱料一起吃,外焦里嫩、酥香咸辣。

说说我感觉比较好吃的吧,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辽阳人,我今年也40多了,我这人比较爱吃火锅,二道街的盛福火锅比较不错,我最爱吃他家的海鲜酸菜锅,小拌菜免费,散白酒和饮料冰激凌都是免费的,味道好吃价格不贵。烧烤呢,在大德岗南边有一家香林烤肉,烤肉和拌菜一绝,店不大,不少都是回头客。炒菜我比较喜欢辽麻餐厅,地点有点偏,辽麻餐厅有几个特色菜,酸菜锅 羊脖子都是特色,快餐方面碗碗香和辽纺羊杂面都很好吃,总得来说辽阳消费不算高, 美食 也很多,以上只是个人观点,谨给大家作为参考。谢谢

调味品网wWw.tiaoweiwang.Com行业招商批发平台,提供食品,干货,香辛料,火锅底料,食品添加剂,复合调味品,酱油,醋,糖,香油,鸡精,调料,味精,番茄酱,芝麻酱等市场行情。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