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调味品网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食品、饮料、零食、特产、调味品的相关信息,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天下名泉录
1.四个“天下第一泉”
按常理,既为“天下第一泉”,应该是普天之下独一无二。然而事实上,单在中国被称为天下第一泉的,就有囚处:一处为庐山的谷帘泉,一处为镇江的中泠泉,一处为北京西郊的玉泉,一处为济南的趵突泉。
谷帘泉 庐山的天下第一泉在主峰大汉阳峰南面康王谷中,叫谷帘泉。相传唐代名人陆羽(公元733—804年),以嗜茶著称,撰世界第一部研究茶叶专著《茶经》,世称“茶神”。陆羽对泡茶的水很有研究,他遍游祖国的名山大川,品尝各地的碧水清泉,按冲出茶水的美味程度,将泉水排了名次,确认庐山的谷帘泉为“天下第一泉”,江苏无锡的惠山泉为“天下第二泉”,湖北蕲水兰溪泉第三。谷帘泉经陆羽评定,声誉倍增,驰名四海。历代文人墨客接踵而至,纷纷品水题留。宋代学者王禹偁考究了谷帘泉水后,在《谷帘泉序》中说到此泉水:“其味不败,取茶煮之,浮云散雪之状,与井泉绝殊。”宋代名士王安石、朱熹、秦少游、白玉蜡等都饶有兴趣地游览品尝过谷帘泉,并留下了绚丽的诗章。白玉蟾对飞流的谷帘泉及泉区胜景作了如下勾画:“紫岩素瀑展长霓,草木幽深雾雨凄。竹里一蝉闯竹外,溪东双鹭过溪西。步入青红紫翠间,仙翁朝斗有遗坛。竹梢露重书犹湿,松里云深复亦寒。”
中泠泉 也叫中濡泉、南泠泉,位于江苏镇江金山寺外。唐来之时,金山还是“江心一朵芙蓉”,中泠泉也在长江中。据记载,以前泉水在江中,江水来自西方,受到石簰山和鹘山的阻挡,水势曲折转流,分为三泠(三汁为南泠、中泠、北泠),而泉水就在中间一个水曲之下,故名“中泠泉”。因位置在金山的西南面,放又称“南泠泉”。因长江水深流急,汲取不易。据传打泉水需在正午之时将带盖的铜瓶子用绳子放入泉中后,迅速拉开盖子,才能汲到真正的泉水。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曾到此,留下了“铜瓶愁汲中濡水,不见茶山九十翁”的诗句。
清咸丰、同治年间,由于江沙堆积,金山与南岸陆地相连,泉源也随金山登陆。中泠泉上岸后曾一度迷失,后于同治八年(公元1869 年)被候补道薛书常等人发现,遂命石工在泉眼四周叠石为池,并由常镇通海道观察使沈秉成,于同治十年(公元1871 年)春写记立碑,建亭,覆亡。光绪年间镇江知府王仁堪又在池周造起石栏,池旁筑庭榭。并拓池40 亩,开塘种植荷茭,又筑土堤,种柳万株,抵挡江流冲击,使柳荷相映,十分秀丽。现镌刻在方池南面石栏上的“天下第一泉”五个道劲大字,为王仁堪所书。池旁盖楼建亭,池南建有一座八角亭,双层立在,直径七米,十分宽敞,取名“鉴亭”,是以水为镜,以泉为鉴之意。亭中有石桌石凳,供游人小憩,十分风凉幽雅。池北建有两层楼房一座,楼上楼下为茶室,环境幽静,林荫覆护,风景清雅,是游客品茗的最佳之处。楼下层前壁左侧,嵌有沈秉成所书“中泠泉”三字石刻;右侧为沈秉成“中泠泉”及薛书常“中泠泉辩”石刻。
中泠泉水宛如一条戏水白龙,自池底汹涌而出。“绿如翡翠,浓似琼浆”,泉水甘冽醇厚,特宜煎茶。唐陆羽品评天下泉水时,中泠泉名列全国第七,稍陆羽之后的后唐名士刘伯刍把宜茶的水分为七等,扬子江的中泠泉依其水味和煮茶味佳名列第一。用此泉沏茶,清香甘冽,相传有“盈杯不溢”之说,贮泉水于杯中,水虽高出杯口二三分都不溢,水面放上一枚硬币,不见沉底。从此中汁泉被誉为“天下第一泉”。
北京玉泉位于西郊玉泉山上,自山间石隙中喷涌而出,淙淙之声悦耳。下泄泉水,艳阳光照,犹如垂虹,明时已列为“燕京八景”之一。明清两代,均为宫廷用水水源。据传,清帝乾隆为验证该水水质,命太监特制一个银质量斗,用以秤量全国各处送京来名泉水样,其结果是:北京玉泉水每银斗重一俩,为最轻;济南珍珠泉水重一两二钱,镇江中泠泉水重一两三钱!无锡惠山泉、杭州虎跑泉水均为一两四钱。证实乾隆自定评泉关键是水质轻为标
准。玉泉水含“杂质”最少,水就清,质量最好,长期饮用还能祛病益寿。于是在“水清而碧,澄洁似玉”的“裂帛湖”畔,刻下了御制《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则凡出于山下而有冽者,诚无过京师之玉泉,故定为天下第一泉。”玉泉被这位旅游和品泉名人乾隆皇帝正式命名为“天下第一泉。”
济南趵突泉还是这个乾隆皇帝在评定北京西郊玉泉不久,南巡来到济南,当他看到趵突池中三泉喷涌,势如鼎沸,状似堆雪的壮观后,遂把泉水三柱誉为蓬莱、方丈、瀛州三座山,乾隆帝凭栏而立,并品尝趵突泉水,俯瞰泉池,觉情趣无穷,高兴处,写下了《游趵突泉记》,认为该泉水清冽甘美,和玉泉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大笔一挥,把“第一泉”的美名又封给了趵突泉。其实购突泉为济南七十二泉之冠,泉旁石碑“第一泉”三字系清同治年间王仲霖所书,含糊其词,有意无意之间,给游客错以天下第一的印象,遂使趵突泉扬名四方。
上述四个天下第一泉是人们凭实践经验或实验命名的,并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水质测定方法:如以某水煮食物,易熟烂者水质较好的煮试法;用口品尝水的味道,越清淡水质越好的咪试法,陆羽等人煮茗论水,应属于煮试和味试的综合运用了。玉泉的评定是秤同体积各种泉水重量,水量越轻则所含杂质就越少,水质也越好,故称衡试。
2.天下第二泉——无锡惠山泉
无锡位于江苏省南部,南临太湖,西依惠山,京杭运河纵贯南北,京沪铁路横卧东西,交通便利,物产丰富,山明水秀,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位于该市西部高329 米的惠山,绵延20 公里,其九峰如九条顽皮的苍龙,挤在一起,头东尾西,淹没于太湖之中。“挹九峰之苍翠,瞰太湖之波涛”。山间古木参天,幽谷清静,自古以来,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是著名的锡惠风景游览胜地。
惠山多清泉,历史上就有“九龙十三泉”之说。位于惠山寺附近的惠山泉原名漪澜泉,相传它是唐朝大历未年(公元779 年),由无锡县令敬澄派人开凿的。共两池,上池圆,水色澄碧,饮料都在这里汲取;下池方,虽一脉相通,但水质不如上池清澈。唐朝陆羽在他著的《茶经》中排列名泉20处,无锡惠山泉位居第二。另一位评水大家刘伯刍认为:“适宜于煮茶的泉水有七眼,惠山泉是第二”。此后“天下第二泉”之名为历代文人名流所公认。宋代诗人苏拭曾两次游无锡品惠山泉,留下了“独携大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吟唱,更使惠山泉生辉。
惠山泉名不虚传,泉水无色透明,含矿物质少,水质优良,甘美适口,系泉水之佼佼者。其原因是由于惠山岩石地层为乌桐石英砂岩,地下水从地层中涌向地面时,水中杂质多数已在渗滤过程中除去,相传唐武宗时,宰相李德裕很爱惠山泉水,曾令地方官吏用坛封装,驰马传递数千里,从江苏运到陕西,供他煎茶。因此唐朝诗人皮日休曾将此事和杨贵妃驿递荔枝之事相比联,作诗讥讽:“丞相常思煮茗时,郡侯催发只嫌迟;吴国去国三千里,莫笑杨妃爱荔枝。”到了宋朝,二泉水的声誉更高。苏东坡向人推荐:“雪芽为我求阳羡,乳水君应饷惠泉,”据宋张邦基《墨庄漫录》所载:“无锡惠山泉水,久留不败,政和甲午岁(公元1114 年)赵霆始贡水于上方,月进百樽。”二泉水一度成为进献给皇帝的贡品。宋高宗兵败南渡时,也不忘饮用二泉水,南朱著名诗人杨万里在诗中称赞二泉:“惠泉遂名陆子泉,泉与陆子名俱佳。一瓣佛香炷遗像,几个袖子拜茶忙”。惠山泉水自泉壁石雕的“龙头”(螭首)中流出,叮咚作响,清脆悦耳。泉畔建有“二泉亭”,泉池旁的大石上,镌亥情“天下第二泉”五个大字,是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赵子昂)所题。赵在题字之余,还题诗一首:“南朝古寺惠山前,裹名来寻第二泉。贪恋君思当北去,野花啼鸟漫留连。”
明朗,二泉更成了诗人墨客、达官贵人品茗游玩,题咏不绝的地方。特别是明初听松庵的高僧性海,请湖州竹工做了个天圆地方,形成乾坤壶的竹炉,以二泉水煮茗待客。著名画家王级于洪武甘八年(公元1395 年)为竹炉作画,并有诗云:“寒斋夜不眠,瀹茗坐炉边;伙火煨山栗,敲冰汲涧泉,瓦铛翻白云,竹牖出青烟;一啜凤生腋,俄警骨已仙!”足见其倾倒之情。著名画家文徵明,在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 年)二月十九日清明节,与友人茶会于惠山,兴会所致挥毫作了《惠山茶会图》,设色纸本,再现了诗人、画家竹炉煮茗,茅亭小想的情景,这一珍贵画卷,珍藏故宫博物院。
清圣祖玄烨(康熙)和高宗弘历(乾隆)都曾多次到无锡,每次必品尝二泉水并题咏。乾隆对二泉更是赞赏有加:“石甃淙云乳,何以问来脉?摩沙几千载,涤荡含光泽。澄澈不爱尘,岂杂溪毛碧。鸿渐真识味,高风缅畴昔!”二泉由于受到清朝帝王的赏识,因此地方官绅对二泉周围的环境,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整修,布置了池沼、流泉、石刻、假山、湖山和亭台厅室,配置了花草树木,使其成为一个精巧雅致的庭园。该庭园的主要构筑物,均分布在同一轴线上,结构严谨,基本定型于乾隆南巡期间(公元1751—1784年),所以成为我国造园鼎盛对期的代表作品之一。中心是泉亭,亭内有上池和中池;泉亭之上为“景徽堂”:泉亭之下为“漪澜堂”,堂前为下池。上池,中池和下池组成了“天下第二泉”的完整水系。三池形状各异,均砌以精致的青石栏杆。上池八角形,径四尺五寸,开凿最早,水质最好,除用作煮茗外,还可用来酿制著名的“二泉酒”。中池方形,边长三尺,距上池仅二尺许,水质较差。下池最大,长方形,开凿于北宋明道年间(公元1032—1031 年)。池的上壁装有石刻的螭首,即《惠山记》中说的“龙吻”,中池条水经过漪澜堂下面的暗渠,从螭口流入下池,叮咚有声。池内金色大鲤鱼、大青鱼悠游其间。下池北面的围墙上,嵌有“天下第二泉”大字题刻,笔势雄劲,系清朝进士、吏部员外郎王澍手书。
从泉亭左右两侧的石阶抬级而上,在平台的后面,倚山有一座三间七架的厅室,这就是景徽堂。这座歇山顶的敞厅,屋字轩昂,三面环廊,厅前乔柯扶苏,绿荫翳然,现辟为茶室,是品评二泉水的理想之处。堂两旁大书一联:“试第二泉,且对明亭暗窦;携小团月,分尝山茗溪茶。”这座以泉石之胜而自成一格的古典庭园,每当月色溶溶的夜晚,皎洁加玉轮冰晶的皓月,倒影在波光微动的清泉之中,银华闪烁,悠然入画,水波月影,幽美宁静,美妙诗情画意是何等诱人。无锡当代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公元1893—1950 年),曾在惠山一带颠沛流离。在泉水的汩汩声中,这位饱经风霜、双目失明的阿炳,追忆着旧时所见的山色水光:那清冽的泉水,该是辛酸的泪水凝成的吧?那倒映在清池里散发着柔和银色光华的明月,不正象征着自己梦寐以求的光明和理想吗?一首音乐的旋律在自己的胸中回荡,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是瞎子阿炳20 多年呕心沥血、反复凝炼的结晶。那委婉悠扬,感人肺腑的曲调,今天已成为驰誉宇内,叩人心弦的绝响。而二泉也随着这行云流水般的乐曲声,飞越重洋,成为中外旅游者神往之地。
3.天下第三泉——苏州观音泉
观音泉在苏州虎丘观音殿后,泉井所在的小院,清静幽雅,园门上刻有“第三泉”三个大字。第三泉又名“陆羽井”,据《苏州府志》记载,陆羽曾在虎丘寓居,发现虎丘泉水清冽沽莹,甘美可口,便在虎丘山上挖一口泉井,所以得名。刘伯刍评此水为第三。
与第三泉相通的还有“剑池泉”,在苏州虎丘山下。一入“别有洞天”的园门即是剑池,门旁有“虎丘剑池”四个大字,笔力雄劲,为唐代颜真卿所书。据文献记载,剑池之下,为春秋晚期吴国国君阖闾之墓,为建该墓,当时征调10 万民士,凿池三年方成。因阖闾爱剑,下葬时以宝剑3000 殉葬。相传秦始皇和东吴孙权曾遣人在此凿石求剑,无成。凿处遂成深2 丈的长方形深池,故名剑池。池旁峭壁如削,刻有“风壑云泉”四字,笔法圆润,传
为宋代米芾所书。
虎丘虽然是座小山,但其山势雄奇如蹲虎状,它的峰顶,更像从海中涌出状。虎丘寺石泉水,加上“碧螺春”,在此煮茶品茗,别有一番情趣。难怪元朝名大顾瑛夸曰:“雪霁春泉碧,苔浸石瓷青,如何陆鸿渐,不入品茶经。”
4.天下第四泉——杭州虎跑泉
位于杭州西湖西南大慈山下的虎跑泉,相传,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高僧寰中居此,苦于无水,欲走,一夜他梦见一位神仙,告诉他说:“南岳童子泉,当遣二虎移来。”第二天,果然看见“二虎跑地作穴”涌出一股泉水,故名“虎跑”。当今虎跑泉池东南隅沟谷中,西湖新十景之一的《虎跑梦泉》的浮雕,正活龙活现地再现了这个“虎移泉眼”的神话故事。
当然,虎跑泉并不是两只老虎“跑”出来的。据地质学家的调查研究,“虎跑”附近的岩层属于砂岩,因裂隙较多,透本性能好。而且这里的砂岩层都向东南倾斜,倾角较大,约有45度。虎跑泉就在砂岩层倾斜的下方,正好承受着岩层层面向下渗流的地下水。在地形上,虎跑泉又处在一个沟谷中,是个汇水区。它的北、西和西南三面被高山包围,组成一个马蹄形洼地。它的西北部山峰高230 米(虎跑泉的海拔高度约70 米左右),这160米高差和汇水洼地给虎跑泉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地形和供水条件。此外,在虎跑泉附近还有一条与岩石层走向近于平行的断层,可以拦蓄地下水,把地下水控制在断层之中,坚硬岩石裂隙中存身的地下水叫裂隙水,其形成的虎跑泉为裂隙水泉。而西湖风景区另两处名泉:一是补给玉泉的含水层系第四系松散砂砾层,其中的地下水称为孔隙水,出露地表后被命名为孔隙水泉;另一处龙井泉水是岩溶地层中赋存的岩溶水,其天然露头叫做岩溶泉水。
由于虎跑泉是从难溶解的石英砂岩中渗出来的,带来的可溶解矿物质不多,因此虎跑水质相当纯净。经化学分析证明,它的矿物质含量每升水中只有20 毫克到150 毫克,比一般泉水要低,比玉泉水和龙井泉水低得多。这就是虎跑泉水特别沁人心脾,被誉为杭州名泉之首。虎跑泉周围幽雅清秀,泉水甘冽醇厚,泉旁书有“天下第四泉”五个大字。苏拭有诗赞日:“道人不惜阶前水,借与匏尊自在尝”。龙井茶用虎跑水浸泡,清香四溢,味美无穷,被称为“龙虎斗”,是一种上等饮料,誉为“西湖双绝”,闻名中外。
5.华夏人名泉
在华夏大地上,还有数处与著名历史人物的生平活动有关,以他们的名或号命名,其中著名的是,湖北宜昌的陆游泉,江西上饶的陆羽泉,杭州西湖的六一泉,山东淄博的柳泉、讽贪倡廉泉。
陆游泉距宜昌市约10 公见出露在长江西陵峡西陵山腰,有石阶一径可达。泉水自岩壁石罅中流出,汇入长宽各1.5 米,深约1 米的正方形泉坑中,清澈如镜,透亮见底;复不枯竭,冬不结冰;取而复满,常盈不溢;用其煮茶,醇香适口。泉侧有“三游洞”。史载,该洞于唐元和十三年冬,诗人白居易、元稹和文学家白行简三人同游而得名。到了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于嘉佑元年冬,又游该洞,人称“后三游”。“三游洞”依山傍水,高岚深谷,秀美壮观,为一处名泉奇洞旅游名胜。
陆游生活在南宋半壁江山沦陷,最高封建当局苟且偷安,醉心于腐化享乐的时代。他和许多爱国志士一样,报国无门,郁郁不得志,于是愤世疾俗,将爱国之情寄托于山水诗书。陆游不仅喜欢名山大川,还乐意品尝碧水佳泉。宋孝宗乾道六年(公元1170 年)十月,陆游在入川途中游览“三游洞”时,特意到洞门左侧的泉边取水煎茶,品评其味。佳美的泉水使陆游诗兴大发,吟赋一首:“苔径芒鞋滑不防,潭边聊得据胡床,岩空倒看峰峦影,涧远中含药草香。汲取满瓶半乳白,分流触石佩声长,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诗被人摩刻,泉被命名为“陆游泉”,远近闻名。
陆游泉经过修葺,泉口已用条石镶砌,外加雕花石栏杆,上覆一座半壁亭。亭子依山面溪而建,半壁嵌入山岩,如同“天坠地出”,虽由人作,宛似天成。亭为青石结构,仿宋代风格,飞檐翘角,顶脊两端有甍石装饰,亭柱上刻着“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诗句,古朴雅致。泉周围绿竹森森,藤萝重重,奇石累累,流水淙淙,景趣无穷。
六一泉位于杭州西湖孤山西南麓,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元祐四年(公元1089 年)任杭州知州时,为怀念同时代的散文家和诗人欧阳修(号六一居士)而命名的。
泉池面积约2 平方米,上盖半亭一座。
柳泉在山东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东壑沟中。泉出沟底,外溢为溪,大旱不竭,称“满井”,沟内绿柳咸荫,故名“柳泉”。相传当年蒲松龄在此设茶待客,与人谈狐说鬼,搜集创作素材。蒲松龄是位“写妖写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文学巨匠,自号柳泉居士。
柳泉水清冽透底,鱼戏缕缕水藻中,真有点潭中鱼“皆若空游无所依”的味道。四周草木环抱,幽静安雅,1979 年茅盾先生所题《柳泉》石碑立于泉旁。也许蒲公家中后院的柳泉也占了蒲公的光,今天诞生了柳泉啤酒、柳泉路。
柳泉路上共有四泉:柳泉、荷泉、蒲泉、松泉。荷泉有三座亭亭玉立的石制建筑小品,如同三盆荷花盆景立于水中;四泉之首的蒲泉,泉水分别从三根“火柴棍”头上几十个喷孔中一涌而出,霎时三朵白色的蒲公英绽开在水中,如慧星袭月、天女散花。如果说上列三泉以妙趣横生,给人以无限联想取胜的话,那末,最后的松泉则给人幽深肃穆之感。
柳泉东南里许,有蒲松龄墓,墓前碑亭内立重刻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张之撰《柳泉蒲先生墓表》及茅盾新题墓碑。
陆羽泉又名“天下第十四泉”,位于江西上饶市广教寺内(现为上饶市第一中学)。茶圣陆羽以嗜茶著名,世称茶神。陆羽曾在上饶广教寺隐居多年,筑有山舍,后人名为陆鸿渐宅。宅外种植茶园数亩,开凿一井泉,地下水经过四周红色石英砂岩渗透过滤,水清味甜,当时品为“天下第十四泉”。唐孟郊《题陆鸿渐上饶新开山舍》诗云:“惊彼武陵状,移归此岩边。开亭凝贮云,凿石先得泉。啸竹引清吹,吟花成新篇。”皇甫曾诗曰:“千峰侍逋客,香茗复丛生,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据此可见陆羽曾在此种茶、品泉,传说《茶经》也在此写作。泉边石圈上“源清流洁”四个篆字是清末段大成所题,为陆羽泉水质的真实写照。
文学泉相传陆羽还在湖北无门县城北门外“陆子井”取水品茶,因陆曾拜太子文学之职,故此井以“文学”名泉。此并口径90 厘米,上覆八方形巨石,凿三孔,作“品”字状,甚为别致,故又俗称三眼井。井后碑亭,为木结构建筑,六角重檐攒尖顶。内立石碑,正面题“文学泉”三字,背面题“品茶真迹”四字,苍劲古朴。亭后小庙,壁嵌片石,线刻陆羽小像,端坐品茶,颇有凤趣。
讽贪儡廉泉天下名泉中赋予道德生命的当推贪、廉两泉。贪泉位于广州市西北15 公里的名胜石门。史载,人如果误饮贪泉就会贪婪成性,但实际上饮贪泉而不贪者大有人在。吴隐之于东晋元兴年间(公元402—404年)任广州刺史,特地前往饮泉,并赋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纵使齐欢饮,终当不易心。”诗意为区分贪与不贪,在内因不在外因。
果然,吴隐之在任职期间,始终保持两袖清风,一尘不染;颇有传奇色彩的是,当吴隐之任满返乡途中,船至贪泉附近江面,风浪大作,危难之际,吴隐之揣测,莫非家人违禁?一经询问,果真夫人私带名贵药材沉香一斤。吴隐之随即把沉香抛入江中后,竟然风静波平,因此,这一带遂得“沉香浦”地名。
廉泉在合肥包公祠内,是为纪念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包拯而掘的。亭中石壁镌文说:贪官喝了“廉泉”,头会奇痛不止;清官饮了,则愈加廉洁奉公。泉因此得名。
无独有偶,江西赣州市光孝寺也有一处廉泉。相传,古时当地有一太守廉洁出名,忽一夜,雷击过后,有清泉从地涌出。人们为纪念清官,便命名为“廉泉”。
调味品网wWw.tiaoweiwang.Com行业招商批发平台,提供食品,干货,香辛料,火锅底料,食品添加剂,复合调味品,酱油,醋,糖,香油,鸡精,调料,味精,番茄酱,芝麻酱等市场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