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好吃  食醋  快餐店  外卖  什么时候  酱油  餐饮  小卖部  中国  怎么做 

野果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对策研究

   2023-08-09 互联网调味品网4460
核心提示:今天调味品网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食品、饮料、零食、特产、调味品的相关信息,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野果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对策研究  资源的危机,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如何处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辨证关系,成为

今天调味品网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食品、饮料、零食、特产、调味品的相关信息,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野果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对策研究

 资源的危机,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如何处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辨证关系,成为当今资源学者和管理部门的热门话题。野果植物资源直接被开发利用,尤其是变成商品后带来的经济效益比较能引起人们的兴趣,而对于从它们身上获取的那些物质以外的有益于人类的价值却往往被忽视。由此产生盲目过度开发行为,其结果导致资源很快耗尽,开发利用进入死胡同。在资源面临崩溃危机以后,所产生的绝对的自然保护主义则走向另一极端,把一草一木都当作绝对保护的对象,以放弃对资源的开发来换取资源的恢复和良好的自然环境,这种脱离实际的保护也是行不通的。只要在正确原则的指导下,野果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有助于资源的保护(王万贤&杨毅)。开发与保护是一对矛盾,就像许再富(1996)说的那样: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是绝对的,而保护则是相对的,保护是为了今后更进一步的开发。我们只要将资源的永续利用作为矛盾平衡的支撑点,矛盾就能得到统一。

 7.1三峡库区野果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任何一种自然资源,都必须不断探索和掌握资源的特性和变化规律,因势利导,扬其所长,避其所短,才能充分发挥资源的潜力,以便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峡库区野果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原则(刘成武和黄利民,2004)有:

 7.1.1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因此,必须考虑经济效益问题即为了达到一定目的,采用某些措施和办法,投入一定的人、财、物力之后,所产生的效果和收益。在三峡库区野果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应力争以最少的劳动和物化劳动消耗,产生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开发利用过程中,应不断地向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做到既充分利用资源,又提高经济效益。

 开发利用库区野果植物资源的另一目的就是寻找到具备较高生态效益的野果种类进行自然环境恢复性栽培。因此,开发利用库区野果植物资源必须充分调查研究库区野果植物资源的生物学特性。只有做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两不误,才能创造社会效益。即只有环境质量提高了,农民收入增加了,人民生活才能真正安康,社会才能持续稳定。

 7.1.2生物资源开发量应与其生长、更新相适应的原则

 对生态系统中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其开发量要小于资源的生长、更新量,才能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三峡库区野果植物资源的直接采集利用必须与其在野外的自然生长量和更新量相一致。

 7.1.3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开发资源要有规划,要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相适应,还要与当地资源蕴藏量相一致,而不可为了一时的经济快速增长而过分开发资源,这样只能导致资源的枯竭。因此,开发利用野果植物资源也要有长远的观点,既要考虑资源的开发利用,又要考虑资源的保护对策;既要考虑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又要考虑开发利用的生态效益,使得资源的开发利用得以永续进行,裨益当代,造福后代。

 7.1.4因地制宜的原则

 由于地域分异规律的作用和影响,各个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范围大小、地质形成过程,开发利用历史等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平衡性,使得每个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等,都有明显的地域性。三峡库区幅员广阔,气候的区域变化较大,年平均气温垂直变化也较显著。库区的土壤在水平方向上属于红、黄壤地带与黄棕壤地带,在垂直方向上发育着黄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山地草甸土及黄棕-棕壤-暗棕壤-山地草甸土这样的土壤山地垂直带结构。受耕作的影响,库区内还有相当大面积的水稻土和各类耕作土(陈伟烈,1994)。选择合适的野果种类进行人工栽培,必须与该野果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栽植地气候、土壤状况相一致,才能获得预期的综合效益。

 7.1.5统筹兼顾、综合利用原则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都在一定的范围内组成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综合体,生物资源尤其如此。野果植物的开发必须统筹兼顾、综合利用,才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它的生产潜力。

 7.2三峡库区野果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开发野果植物,必须着眼于野果植物的特征,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策略。参考前人意见(高峰,2001;许再富,1996;王万贤&杨毅;刘孟军,1998),本文提出以下保护性开发措施及对策:

 7.2.1有限制的直接利用

 野果植物资源具有再生能力,为永续利用提供了基本条件。然而,植物的再生能力除了因物种而不同外,还容易因利用方式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为了避免?菏泽而渔?和?杀鸡取卵?,应进行有计划而合理的采集和利用。

 7.2.2规模引种

 规模引种的目的是变分散为集中,建立产品开发的原料基地,这样既便于采收、贮藏和加工利用,又有利于野果植物资源的有效保护。原料基地的建立可结合荒山造林、水库和河岸护坡、道路绿化、庭院经济等工程进行。

 7.2.3人工驯化,开发新果品

 对于种群小、零星分布的野果植物直接利用的可行性不大,只有进行人工驯化后才能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充分利用农业和生物技术及其它先进手段,进行人工栽培、组织培养及采用遗传工程技术,迅速增加其种群数量,提高质量,为野果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或扩大原料基地。通过在野果植物遗传多样性丰富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及便于研究和引种的适宜地区建立资源圃,尽可能全的收集、保存有用种质材料,为研究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刘孟军,1998)。同时,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根据野果植物地域性强以及多样性的特点,选择区域内营养价值高的野果植物种类作为新果品进行培育、产品开发,使其逐步实现良种化、栽培化、商品化,批量上市,丰富人类的物质生活。

 7.2.4建立人工经济植物群落,发展生产潜力

 营造人工纯林或单一发展某一种野果植物生产可能会碰到各种问题,如病虫害严重,生长发育不良等。这是由于栽培条件使它们失去了自然群落中种群的隔离和协调作用。很多野果植物,如榛Corylus L.、桑Morus L.、木通Akebia L.、茶 藨 子Ribes L.、野葡萄Vitis L.等,有的是喜荫或耐阴植物,有的生长需要借助其它树木支撑。引种栽培它们必须创造一定的荫蔽或支撑条件。所以,人工驯化或引种成功某种野果植物仅仅解决了其个体生态的适应问题,要发挥其经济和生态潜力,还必须研究其在自然群落中的生态问题,与其它经济植物组成各种人工群落;或利用天然林的下层空间,在解决好天然林较好更新的前提下,建成半人工经济植物群落,并不断改善这些群落的结构和生境条件,调控群落的生态关系,建成稳产、高产的生产基地。

 7.2.5深加工与综合利用

 加强野果加工工艺及综合利用研究,除去酸涩和异味,改变其经济性差的本来面貌,使之成为人类乐于接受的食品,并注意保护野果的营养成分,尤其是要注意像维生素C等含量高的野果在加工过程中减少损失,始终保持较高的营养成分。充分发挥野果植物多用性的优势,综合加工和深加工,开发各类型产品,满足各行业对产品的需求,提高野果植物的经济效益。如:山楂果实可加工系列食品,制成多种中成药,山楂核可以加工成山楂核馏油和活性炭等,山楂叶还可提取黄酮类物质。再如山葡萄果实可以加工果酒、果汁饮料等食品,山葡萄果皮可用于提取食用色素,种子可以榨油。这样搞综合开发利用,不仅可使废弃物再利用,提高野果植物利用率,同时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7.2.6加强野生水果贮藏、防腐和保鲜的研究

 许多野生水果,形佳味美,但在产地之外就鲜为人知,主要原因是其质嫩多汁,易腐变质,不耐贮运,因此,应与栽培基地配套设置贮藏保鲜设施,同时要组织科技人员,协作攻关,解决野果贮藏、保鲜各环节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野果的不同特点,研究出与之相适应的洗果、分级、包装、运输商品化的技术措施,减少腐烂损失,保持野生水果品质,延长鲜果供应时间。

 7.2.7重视抗逆性 砧 木的筛选与应用

 野果植物中许多种类具有较强的抗病性、耐旱、耐湿、耐寒、耐高温、耐盐碱、耐贫瘠等生物学特性,这些特性是栽培果树推广和改良所需要的性状,只要利用得当,定将获得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促进我国果业迅速而健康地发展。

 7.2.8以深细加工为龙头,带动产业化全方位开发

 和栽培果树相比,野生果树虽然在果实大小、丰产性和适口性方面大多较为逊色,但在营养含量、保健功效、天然风味和没有污染等方面却占有明显的优势。这一特点决定了野果在?绿色?食品和营养保健食品开发方面更有前途。为了扬长避短,野果植物开发应以精细加工适销对路的高附加值?绿色?保健食品为突破口,以高效益骨干加工企业为龙头,带动科研、生产、加工、供销的全面繁荣,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开发,从而保证农民的切身利益和野果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效益的实现。

 7.2.9有控制地发展生态旅游

 在人类回归大自然的浪潮之下,生态旅游也正蓬勃地发展着。全国各地均已建设出一些有特点的生态旅游点。建立以野果植物为特色的生态旅游点必定能够吸引众多热爱大自然、热爱野生植物的游客。通过精心的规划、设计,制定严格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在接纳游客的同时尽量减少和避免旅游发展对生物多样性的干扰和破坏,不仅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还可为宣传野果、宣传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理念提供一个良好的媒介,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7.3三峡库区野果植物资源保护对策

 野果植物资源保护包括两个大方面,即:野果植物资源蕴藏量的保护和管理及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7.3.1野果植物资源蕴藏量的保护和管理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资源植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现代科技的进步使人类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的能力越来越强,以野生植物为原料的产品日新月异,社会需求的无限性与野生植物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相对而言,野果植物资源利用起来比其它资源更加方便,当某一野果新产品问世,紧接着就将伴随某地该种野果资源蕴藏量的急剧减少,如湖北恩施罐头厂开发出?王中王?注册商标的富 硒 精刺梨汁,产品一上市,深受欢迎,并获省优秀产品奖,工厂的经济效益明显好转,使多年亏损的局面一度改观。遗憾的是该厂还是不得不于1993年被迫转产,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由于开发产品未注意资源的保护,因而在原料供应方面面临的困境不能不说是其主要原因之一。由此可见,在进行野果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时,资源蕴藏量的有效保护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

 7.3.1.1加强种质调查评价,确定开发规模 在决定进行野果植物资源产品开发项目前,一定要组织力量,对该地区内的野果资源进行全面认真的调查研究,将综合调查与单科单属单种的专项调查相结合,不但要查清种类、种的分布、蕴藏量和开发潜力,还要调查其消长规律,然后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立足当前,规划长远,远近兼顾,在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统一的前提下科学决策,确定合理的开发规模,建立与之适应的生产能力的产业。

 7.3.1.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保护意识 要利用各种宣传手段,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做好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爱惜资源,千方百计地保护资源。企业收购,应根据各种果实的成熟季节,定时定点收购,对那些多年生的稀少的野果,可采取间隔一至二年收购一次的办法,充分发挥资源的再生能力,从而保证野果种类及蕴藏量的稳定性。在综合开发野果植物资源时,把采、用、留三者结合起来,保护其生机。

 7.3.1.3综合开发,物尽其能 综合开发野果植物资源,不仅可以增加企业经济效益,还可使野果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从而减少以野果资源为原料的部门的资源耗费量。

 7.3.1.4科学管理,适度开发 对野果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以保障资源的扩大再生为前提,使资源的增加同采收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为了保护野果植物资源及其再生,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管理,可采取划定禁采区,限制采收利用量,优先保证食品开发,适时限制综合利用等措施。

 7.3.1.5变野生为家种,建立原料供应栽培基地 野果资源往往分布零散,在单位面积内蕴藏量并不高,一旦开发,难免资源破坏,蕴藏量锐减。通过人工驯化,变野生为家种,建立原料供应基地,确保资源蕴藏量的资源保护和管理措施是必须予以考虑的。而野果资源的多样性也为野果的引种栽培,建立原料基地提供了客观可能。且人类对野果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单纯靠野外采收获得野果原料是不能满足需要的,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目前世界各国开发利用野果资源的趋势正向着由野外采收而逐步转向引种栽培为主的方向发展。野果就地种植,生境变化不大,极易成活,加上集约化生产,产量高,由此,野果资源的蕴藏量不但不会随其产品的开发而减少,反而会大幅度增加。

 7.3.2野果植物资源种质的保护和管理

 在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界中的野果处于自然状态的自生自灭和适者生存的环境里,除了特大的自然灾害外,野果的繁殖增生与死亡消失基本上是处于平衡状态,除了异常的气候变迁和地史变故,一般不会出现物种的绝灭。自人类出现以后,人类为了生产和发展,采摘野果,在人口数量少且增长速度又很缓慢的时期,对野果资源的简单利用不大可能发展到索取过度的程度,但随着人口的增长,对野果资源需求的增加,加上科技的进步,采摘利用能力增加,以及毁林开荒,对野果及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破坏不断加剧和环境污染及生长地的丧失,使野果物种形成的机会大为减少,速度大为减慢,而物种灭绝的可能大为增加,且速度大大加快。地球上一个物种的消失只需很短的时间,而一个物种的形成,则需经历漫长的历史。物种的毁灭是一个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一个物种的消失,就等于这个独特的资源永远地绝对消失。而且,自然环境中的一个生物种的毁灭,必然带来生态系统的失衡,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生态学家估计:灭绝一个植物种,将伴随10~30个其它物种的濒危和灭绝。因此,一定要重视对野果植物资源种质的保护和管理。

 7.3.2.1监视种群动态,及时调整种群规模 由于种种原因,不同种类的野果资源在自然界的现存量差别很大,种群大小也随时在变化。随着开发利用的展开,这种变化和差别会越来越显著。因此,分析野果种群的动态特征,尤其是正被开发种类的种群的动态特征,对科学地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以及保护措施的制定是很有帮助的。

 7.3.2.2野果植物种群的分级保护对策 在深入调查和研究野果资源的基础上,再根据濒危情况,将其分为濒危、易危、稀有、正常、未定等不同类别,然后分类分级并分别制定相应的保护对策。

 7.3.2.3野果植物物种的生境保护 由于地理环境的变迁和人为活动的影响,许多珍贵、稀有野果种类在地球上的生物量已经很少了,其中很多种类正处于或接近灭绝的临界线。诸多的原因中,森林面积,尤其是热带雨林的面积缩小和遭受破坏是野果种类濒危和绝灭的重要原因。但是,在一些局部地区的残存森林中,却仍然保存着一些较为完好的种群。因此,野果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措施是设法保存各种有代表性的野果的生境,然后在这些适宜的生境内建立国家公园、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重点保护那些现存的较完好的稀有珍贵的种群,这种就地保护措施,通常被认为属于生境保护方法。

 7.3.2.4野果植物物种的生境外保护 野果植物物种的生境外保护是将珍稀、濒危的物种从原产地迁移到植物园、树木园、植物研究机构的原始材料圃等地加以特别的保护,待扩大繁殖后,再放归原产地的野果植物物种的保护措施。该保护措施要依据具体条件和任务,确定保护对象和数量,要防止贪多求全。对濒危、灭绝和珍稀的种类要优先保护。保护的种质资源应列表登记,内容包括:编号、物种名称、收集和移栽日期、地点、收集人姓名、原生长地概况及应用价值等。野果种质保护栽培数量为乔木3~5株,灌木和藤本10~12株,草本20~30株。种植栽培地点、气候、土壤条件等要和原生长地相似,也可在温室及人工气候室中培养保护。

 此外,还可建立种质基因保护库,采用离体保护方法,即用其本身局部的组织进行繁殖。也可利用低温保存法、贮藏保护种子、花粉、接穗、球根等。近几年,随着空调机械的发展和普及,在室内创造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即可长期保存野果的种质材料。如种子经干燥处理,含水量降到6%~8%后分装密封,在室内温度为12℃条件下,可保存4~6年;在0℃条件下可保存15年,在-12℃条件下可保存30年以上。大多数花粉在1~20℃的低温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在10%~30%时,能较长期地保持生活力;超低温(-196℃)条件理论上可以长久地保存种子、花粉、接穗,也可以保存野果植物体的组织和细胞。

 7.3.2.5野果植物种质资源的管理保护 国家通过立法程序,颁布了一系列的野生生物保护法,并公布了野生植物分级保护名录,从中央到地方都建立了行政管理机构。因此,除加强宣传教育和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外,还要依靠法制切实监督有关部门和人民贯彻执行。对破坏法令者绳之以法,对执法良好,保护物种资源有贡献人员给予奖励。要严禁乱砍滥伐,但必须有计划开发利用,或限制采收季节和采收部位及其果实和种子的成熟度。当然,这些限制应当根据其种群动态和人工引种、繁殖技术的成熟情况而有所变动,以便充分利用野果植物资源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当种群减少到一定限度后,限制就应当更加严格,时野果植物种质资源得到保护,有利其自然更新。

 7.3.2.6加强野果植物保护工作的国际合作 由于野果植物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关系到人类的共同利益,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包括野果植物资源在内的生物资源,当前各个国家和地区正在加强国际间的协作,成立了许多自然保护组织,如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等。这些国际组织提供经费、专家和情报资料,制定和完善国际生物保护法规和协定,独处各国编写出版各种手册、书刊、宣传品,进行保护生物资源的宣传教育,大大推动了各国的资源保护工作。因此,今后应当进一步加强和扩大生物资源保护工作的国际协作。

更多论文范文请访问:

论文范文 ;

调味品网wWw.tiaoweiwang.Com行业招商批发平台,提供食品,干货,香辛料,火锅底料,食品添加剂,复合调味品,酱油,醋,糖,香油,鸡精,调料,味精,番茄酱,芝麻酱等市场行情。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