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好吃  食醋  快餐店  外卖  酱油  什么时候  餐饮  小卖部  怎么做  中国 

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2)

   2023-08-24 互联网调味品网1620
核心提示:今天调味品网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食品、饮料、零食、特产、调味品的相关信息,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 对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特别是水泻,玉米须或玉米芯水煎服有止泻作用。 ? 治湿疹 湿疹是夏季的一种常见皮肤病,表现为皮肤先出

今天调味品网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食品、饮料、零食、特产、调味品的相关信息,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

对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特别是水泻,玉米须或玉米芯水煎服有止泻作用。 ?

治湿疹

湿疹是夏季的一种常见皮肤病,表现为皮肤先出现红色丘疹,粟粒样皮疹或疱疹,继而伴有渗出液,干燥后形成灰白色或黄褐色痂皮,搔后易发生感染。玉米须性平、味甘淡,有清利湿热之功,湿疹多由湿邪所致,故用玉米须内服外敷治疗,有良效。

治肾结石

玉米须对尿液中草酸钙晶体具有抑制作用。多项随机对照的临床实验也发现,玉米须煎水服用确能够治疗肾结石,有效率在六成左右,这个有效率虽然不是特别高,但作为一种非手术疗法来说,已经是很不错了。

治疗慢性肾炎

取干燥玉米须50克,加温水600毫升,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约得300~400毫升药液,过滤后内服,每日1次或分次服完。治疗慢性血管球性肾炎9例,经10个多月观察,其中3例获得痊愈,2例进步,其余4例疗效不明显。玉米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利尿,肾功能改善,浮肿消退或减轻,尿蛋白消失或减低等方面。部分病例连续服用6个月未见毒性副作用。

治疗肾病综合症

每次用干玉米须60克,洗净煎服。每日早晚两次。同时服氯化钾1克,每日3次。临床治疗12例,其中10例伴有严重的周身性水肿,或有胸水及腹水,2例水肿较轻;治疗3个月后,9例水肿完全消退,2例大部消退。最快1例于服药后15天水肿全消。一般于服药3天即开始有利尿现象,同时尿蛋白、非蛋白氮,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少数病例血浆蛋白有所升高,部分病例的酚红试验及血压转为正常。

治疗急性溶血性贫血并发血红蛋白尿

治疗2例食用野生植物招鸟棒中毒引起的本病,即以玉米须1~2两煎剂内服,2例分别于服用4小时及6小时后,尿量增加,肉眼已看不到酱油样的血尿;以后黄疸减退或消失。治疗过程中均曾同时静脉滴注5%葡萄糖盐水、维生素丙及输血。据观察,玉米须不但能利尿,可能具有抗溶血、抗过敏及解毒等作用。

玉米须的营养价值

营养告诉我们,玉米须含有黄酮、苷类、矿物质、有机酸及糖类等,具有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将玉米须在授粉前割下阴干存放,煎水代茶,对肾炎、膀胱炎、胆囊炎、风湿痛、高血压和肥胖病均有一定疗效。

黄酮及其苷类

玉米须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多达2.1106%,而玉米叶中含量为1.1013%、玉米芯中含0.1662%、玉米粒仅含0.1411%,玉米须黄酮类物质的含量是玉米粒的15倍多。黄酮类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血管增生、消炎、抗变应性、和抗病毒的功效。

矿质元素

矿质元素不仅对人体内的细胞代谢、生物合成及生理生化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还参与人体内多种酶的结构与激活,构成体内重要的载体。其中,Fe、Cu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催化剂,并参与造血机能,其络合物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Ca除作为骨质的主要成分外,还能增加毛细血管壁的致密度,降低其通透性,减少渗出,具有抗炎消肿作用;人体摄入Mg减少时易患高血压和心律不齐;Mg、Cu、Zn、Mn的存在对脑血管病的防治有良好的作用;Cr是正常糖代谢及脂代谢必需的微量元素,Cr与糖尿病关系近年来研究较多。

有机酸

玉米须中含多种有机酸,其中甲酸、乙酸、乳酸、丁二酸、软脂酸、硬脂酸、山嵛酸、油酸和亚油酸的百分含量依次为4.26%、4.35%、4.21%、0.51%、31.16%、13.32%、9.41%、7.82%和17.31%。研究发现,玉米须含16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达13.3%,其中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7种,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1/3。绿原酸是植物在有氧呼吸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苯丙素类物质,具有利胆、抗菌、降压、增高白血球及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等多种药理作用。玉米须中含绿原酸,但采收时期不同,含量差异明显,采收时间延迟,绿原酸含量减少;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以及不同的栽培方法,均导致绿原酸含量的差别。

糖类

玉米须中含多种单糖、低聚糖和多糖。单糖,是糖的最小单位,可以被直接吸收与利用;低聚糖,即由3-10分子单糖组成的糖。根据其单糖的不同又可分为麦芽低聚糖和杂低聚糖两种。麦芽低聚糖的终产物为葡萄糖,主要功能为供能。杂低聚糖被人体消化的能力有限,但对人体健康有益;多糖,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通常占热量的55-70%),也是维持血糖水平的主要物质,同时对维持胃肠道功能很重要,也有利于某些慢性病如高脂血症和结肠癌等的防治。 ?

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尤其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与玉米胚芽中的维生素E协同作用,可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防止其沉积于血管壁,对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等有一定防治作用。 ?

挥发性成分

玉米须被鉴定并确认了46种挥发性化合物,相对含量以酯类为主,其中十六酸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9,12-十八碳二烯酸乙酯为主要成分,相对含量分别为30.28%、20.53%和9.60%。6、其他除以上化学成分外,玉米须还含有生物碱、肌醇、VC、VK、尿囊素等。

玉米须茶

玉米须茶是指用玉米须制作的一种茶饮料。水煎代茶饮,可降低血糖,适用于糖尿病患者辅助治疗,亦有利尿、消水肿的作用。

食材

取鲜玉米须30克左右(晒干样约10克)

方法/步骤

(1)清水洗净玉米须30G

(2)放入锅中,加冷水400ML

(3)大火煮开后,小火5分钟。

(4)待凉,用漏勺将玉米须捞出即可。

注意事项

新鲜的玉米嫩叶加入,可以让口感更佳清甜

贴心提示

每天1-2次,空腹饭前喝。条件许可下晚上睡前喝一杯为宜。

玉米须治病验方

利尿

常用于治疗肾炎浮肿,每天用50~100克,水煎服。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可用玉米须,配西瓜子、赤小豆,水煎服。

利胆

治疗胆囊炎、脂肪肝、糖尿病。常与茵陈、栀子配合应用。玉米须、郁金各50克,水煎服,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糖含量。

止血

玉米须、根、叶可治疗吐血、衄血和尿血。尿血时,玉米须配荠菜花、白茅根各30克,水煎服。 ?

治高血压

玉米须30克,水煎,空腹服。也可用玉米须30克,香蕉皮30克,水煎,温服。常用玉米须与野菊花、决明子泡茶,可改善高血压症状。

治咳嗽

玉米须30克,陈皮10克,水煎服。

治尿路感染

玉米须30克,车前子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治疗胆囊炎、胆结石、传染性肝炎

玉米须30克,蒲公英15克,茵陈蒿15克,水煎服。

治肾炎浮肿、小便不利

玉米须、西瓜皮、冬瓜皮、赤小豆适量,煎汤代茶,持续饮用。

治特发性水肿

玉米须50克,大枣5枚,以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剂,连续服用1个月。

治前列腺炎

玉米须5克,马齿苋10克,开水冲泡当茶饮,每日2次。

治糖尿病

玉米须30克,猪胰子20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治疗肺结核咳嗽咯痰

玉米须30克,橘皮9克,加适量蜂蜜,水煎服。

玉米须服用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正因为玉米须有降糖、降压的功能,如果平时就患有低血糖或低血压的患者,在喝了玉米须水后,就会使症状越发严重。一旦没有及时发现和进行治疗,病人还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一定要控制玉米须的使用量。另外,在服用玉米须水的时候排尿量会增加,如果此时没有及时地进行补液,就会导致体液的迅速流失。所以也要及时补充水分。

上一页 全文完(共 16436 字) 展开全部内容

玉米须玉米须茶是指用玉米须制作的一种茶饮料,有利尿、消水肿、减肥的作用。用玉米须泡水喝有如下功效:

1、预防结石发生

用玉米须泡水喝,可以有效清除人体内血液中的胆固醇,有利于预防结石病发生,有清肝利胆的功效,可以促进体内杂质的排泄,降低其粘度。

2、预防高血糖

玉米须又称“龙须”,含有大量营养物质和药用物质,如酒石酸、苹果酸、苦味糖苷、多聚糖、β-谷甾醇、豆甾醇等。将玉米须泡水喝,可以有效的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弹性,加快体内钠盐排泄,其中的降糖成分,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坚持泡水喝有预防高血糖的作用。

3、预防肾脏疾病

用玉米须泡水喝,有利尿消肿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改善肾功能,减少身体负重发生,有效的预防慢性肾炎泡,对于身体浮肿的情况具有非常不错的治疗效果。除此之外,还具有减低尿蛋白或者是完全去除尿蛋白的作用,促进身体健康。

扩展资料

玉米须茶的做法如下:

方法一:把玉米须清洗干净,用开水冲泡即可。

方法二:用玉米须煮水后服用。

方法三:玉米保留玉米须,放进锅内一同煮熟,然后吃玉米、喝汤水即可。

方法四:把玉米带须部分和冬瓜一起食用煮汤,这两种都是利于消肿的食物。

方法五:先将玉米须洗净、阴干,放入盛有绿茶的杯中,冲入沸水250毫升,稍闷一下,即可。有减肥功用。

百度百科-玉米须茶

调味品网wWw.tiaoweiwang.Com行业招商批发平台,提供食品,干货,香辛料,火锅底料,食品添加剂,复合调味品,酱油,醋,糖,香油,鸡精,调料,味精,番茄酱,芝麻酱等市场行情。

 
标签: 玉米须 功效 作用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